另一个有几分膘悍之大清平官卢鹿虎也开口反驳道,他同样也是乌蛮七大姓之一的夔山氏族,却是从主持洱海四卫城之一大军将的要职上升迁上来的,性情也有些武人出身的果决激烈。
“邆赕诏的残党已经邓川死灰复燃,这些叛党在洱东再次打出善氏的旗号,用武器和粮食招兵买马。还有那莫须有的白子国张氏后人,正在唐贼的庇护下,为唐人摇旗呐喊到处鼓惑人心,还试图在云南城中召集白蛮百族大会。不要忘了,永昌镇还有近20万户西爨。”
“这些唐人所谋非小,不可姑息示弱,。”
“示弱,我们还用示弱么,唐人已经占据云南城近月半,我们有过什么振奋人心的得力举措么。当初谁在王堂上说什么诱敌深入,什么聚百部以存亡厉害,同仇敌忾共击之,结果呢,唐人并没有再进兵,只以游骑沿罗朱江四掠,那些首领大姓却各怀心思起来,说什么谨守其地,联山自保。王家的权威何至于衰弱如斯。”
“忠奸是非,危难方见人心,过于优逸安养的生活,已经消磨了不少七姓子弟的血性和武勇。没有这场劫难,让这些跳梁小丑、不轨之徒跳出来粉墨登场,让这些贼子潜隐下去也未尝不是大蒙国之患。”
一个胡须发白年纪最老的大清平官和声道,他叫勿罗兀,也是乌蛮七大姓之一蒙携氏的前代族长,据说是从皮阁罗的时代传下来的老臣,参加过统一六昭、定国立制等大多数与南沼兴盛休戚相关的大事件,为了平复局面,阁罗凤特地发白虎书的王命,将这位已经退隐的老臣重新请出山来,当任诸清平官之首的大内算官,他一开口这些争议纷纷,顿然一滞。
他这才转过头来。
“还请大元千万保重,只要王统和巍山的基业安在,万事皆可再图。且让这些叛逆,猖狂一时又如何”
“我们既然已经授意对唐庭派出的使节,就不要再三心两意的。把那些人都召回来。不要再节外生枝了。”
“怕是来不及了。”
“大元万安。”
一个黑衣黑帽的侍人,跌跌撞撞的奔爬上来。
“剑川镇急报。”
话说回林字营的行踪。
他们一路翻山越岭深入南沼境内,当然不是为了袭击几个粮队或者洗劫几个部落这么简单,他们都是天宝战争中的幸存者,曾经的“死人”,为了某些特殊的理念才重新聚集到一起的,因此在姚州军失陷的那一刻起,他们就烧毁营地,掩藏物资,化整为零的反向逆袭进入了南沼境内。
这是一支充满了决死之志的队伍,希望用他们残余的生命,欲在南沼国内闹出一翻大乱来,事实上进入全面战争状态下的南沼,国内防备却是出奇的空虚,为了支持战争而进行的大量部落的迁移,也掩护了他们的行踪。
真正的转机就在他们过了弄栋府以南的石桑郡,这是个类似与内地的郡治,是河蛮的聚居地,他们冒险冒充乌蛮军队而获得补给,却意外在石桑郡附近的鹿川,发现了正在筑美林城的三万多名骠国奴,这些骠国奴都是七年前丽水节度使攻打骠国时抓获的俘虏,其中许多人来自被攻破的柯林王城。
他们修建完东弛道能够活下来的,都是一些身体和意志特别坚强的人,因此当林字营袭击了监工的军队,将他们释放出来,并打开库房简单的武装起来后,在回家和复仇的渴望驱使下,这些骠国奴象洪水一样席卷了附近的城寨,并且裹胁了其他各族的奴隶四处泛滥,这些奴隶在多年积压的愤恨和仇怨的趋势下,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所过之处杀人放火,无所不用之极,打了腹地空虚的南沼国一个措手不及,而太和城正好在这些骠国奴隶回家的道路附近。这些叛乱的奴隶一路洗劫了王家所属白崖城,焚毁了另一座赵川城,直到龙口城下才受到南沼夏宫王卫和牢哀蛮的强力狙击。
原本增援剑南的二路大军,也不得不重新掉头过来扑灭这些四散做乱的骠国奴隶,这也是唐军入境后,在乌蛮聚居地,很少发现青壮奴隶的原由,为了防止被骠奴裹胁作乱,都汇集到重要的城邑里进行集中看管。
我才稍稍有些释疑,应该不会人品这么好,一进入南沼就没有遇到象样一点的顽强抵抗,总觉得较量的对手层面太低了一些,原来还有这个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