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会有后面自己一路中举人中进士的登天之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二十年的官场磨炼,文人手段举重若轻,哪怕和尚再多的心思,也翻不出他的手掌心。
同样的夜晚,流民营地灯火通明。
种光道一脸温和,把来人叫进屋子里,亲自倒了一杯茶水给他。
来人连忙站起来,弯腰恭敬的接过种光道递过来的茶杯。
“坐下说,坐下说。”种光道对那人笑着招了招手,一身文儒之气,让那人放下了内心的紧张。
“家人可好?”
“谢谢种先生赐予的银子,家中老母妻儿都感念恩德。”
“不敢惹令堂挂念,小事尔。”
种光道先是问了那人的家事,又问了他老家在哪里,听到是灵宝一带,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
等看到那人一脸不知所以,连忙解释说,“早年我游学经历过贵地,那里的红枣大的很,不光肉多而且皮薄,灵宝的红枣远近闻名啊。”
那人一脸感叹,“万历年间,咱从小和家里人随军搬迁至蒲城,二三十年来,只有两次回乡祭祖,对家乡的事物还不如种先生了解,真是令小的佩服。”
种先生一脸笑意,“灵宝西门外古函关的关老君庙也是远近闻名,都说那里的签有多么的灵验,当初因为赶路没有机会去看一看,甚为遗憾啊。”
种先生的态度至始至终都保持着和蔼,语气亲切谈着家常,那人非常感动,果然如大家说言,种先生不一般,与他接触从来不会让人感到困惑。
“那关老君庙香火一直旺盛,当年咱父亲尚在时,和父亲去过一次,挤满了人,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种光道这才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说家常。
那人见种光道不说话,他也安静下来,等候种光道的问话。
“为何没有生哥儿的书信?”
那人抬起头一脸疑惑,生哥儿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