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想,朱老太太就后悔,哪家的儿郎不是在十五六岁懂人事了,就安排个房里人的。但她自己吃过这个亏,再加上又希望孙子孙媳妇小夫妻两的关系亲近,就没这样做。

    虽然她早就准备了两个备选丫头,养在身边也有三年了,两人都性子温柔,性格规矩,长相不算顶漂亮,但却也是很耐看的那种,而且都是身体健康,好生养的样子。是当妾的好材料。

    在孙子出事前,她还怕孙媳妇多想,特意把年纪大的那个放出去配人了。只留了年纪小的那个,准备多养两年,如果合适就给孙子,不合适就放出去。

    要是早送进孙子房里,只怕这会儿都怀上了,朱家的族人也多少要有点顾忌,不敢说朱家是绝户。

    朱老太太这会儿,只希望陈大姑娘这个孙媳妇儿能顺顺当当的进门,好助她一臂之力。她一个人独力撑着,也实在太累了。

    陈家在本地也有些脸面和地位的,陈老爷是个举子,虽然没有当官,也因为年纪大了没有再考,直接当了夫子。但他也是有不少学生的,再加上陈大少也是个童生,秀才指日可待,称的上年少有为呢。

    陈家勉强也算得上书香门弟了,这样的人家,大家多少都要给些脸面。就是朱家的族人,眼下也只能按着蠢蠢欲动的心,只敢行私下搞小动作,不敢有大的明显上的动作,立逼着老太太怎么样。

    再者老太太可不是普通人,能在青年丧夫,中年丧子,独自拉拔大独孙的风风雨雨中走过来,可不是好欺负的呢。真把她搞火了,大家还害怕她疯狂的报复,临死之前拉自己垫背。反正她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能活多久呢?

    但再过一两年,朱大少还是不回来,就不好说了。

    总之,想朱大少安全回来的人,其实不多。多的是看热闹的,想分一杯羹的。这也让老太太明白,要调整自己的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