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文学>历史穿越>苏厨 >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学派
    “刚刚与世兄交谈,河西一派宗古之风,与我蜀学、关学颇为相近,就如昨日见到的筚篥一般,孔见不同,一管相吹,诸音并作,相得益彰啊……”

    祁焕连连摆手“珠玉在前,怎敢滥领虚名,先生羞煞学生了。”

    苏油笑道“还有一条,现在夏国高层清扫一空,我手里缺少具备学问的治政之才,找陛下要人,陛下让我先等几年,让军将先代理知州。”

    “这样会有问题,军政分离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因此不想走回老路上去,如果诸位贤达有心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做一些贡献,我们可以试试。”

    祁焕心中暗喜,河西儒家,这是终于要重新步入政坛了,他们对蛮夷的政权不怎么感冒,但是不代表他们对中原华夏正统不感兴趣。

    起身一个大礼“如此我这就召集同道,携带祖上的遗稿,共往兴州,聆听教诲。”

    苏油也站了起来“实在是没有想到,河西沦历腥膻数百年,吾道依旧不孤啊!走吧,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肚子填饱最重要!”

    席间,苏油又给祁焕讲解了大宋如今的几路主要儒学流派,以及各派之间的传承,变化和区别。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祁焕听了一下午,便已经知道自己面前这位年轻人,绝对是大儒级别的人物。

    而且不光是儒学,天文地理音乐美术诗词文学……几乎无所不通。

    就连工商水利农耕畜牧都是行家,你敢信?!

    留下李拴住,让祁焕好好配合测量勘探之后,苏油顶着黑眼圈,前往沙洲。

    过了肃州,风景便是一换,祁连山离大路越来越远,沙漠和隔壁离大路越来越近。

    好在沿着戈壁边缘的小绿洲小河流前进两百里,就遇到了一条较大的河流。

    疏勒河,古称溟水。

    这条河与其主要支流党河,也就是现在甘泉水一起流向敦煌,曾经在敦煌的北面形成过一个巨大的湖泊。

    不过现在那个湖泊已经收缩成了月牙湖,水的消失,直接导致了敦煌这个古城的衰落。

    不过敦煌附近的沙州,因为贸易的关系依旧繁华着,那里离肃州尚有六百里,中间还有一个城市,瓜州。

    瓜州,因物产而名,这里靠近戈壁,又有疏勒河的水源,于中原不同的是,这里盛产各种瓜、梨、桃子、杏、葡萄、大枣,普遍种植黍麦。

    因为盐碱地的存在,这里的牲畜也非常壮实,牛、羊都有地方优良品种,还有骆驼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