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文学>青春都市>穿越古代:官府送媳妇 > 第131章 世事难料
      每年要拿出三十两银子孝敬爹娘,岳父母那边也要给一点,平日里的人情往来,儿子的束脩,以及自家的花销。

      杂七杂八的算下来,一年下来其实也不剩多少银钱。

      袁攸一开口借钱就要将他全部积蓄都借走,袁牧再孝顺再顾着兄弟情也不可能不顾妻儿。

      这笔钱借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回来,如今买卖越来越难做,袁攸说的舌灿莲花袁牧也不信他一年内能把钱还清。

      儿子的束脩不能断,一家人要吃喝,杂货铺也需要周转的银钱。

      全都借出去,他们一家怎么办。

      跟张氏商量后袁牧拿出积蓄的四成借给袁攸买宅子。

      城里虽有百姓感染天花死亡,但只是极少数,因此不像照西县一般因为殷氏人家搬走而低价卖了宅子。

      袁牧借的银子,加上袁夫子卖宅子的银子,以及老两口的一些棺材本才买到一栋一进的院子。

      袁攸还想买个铺子,这钱凑不出来只能作罢,只得租了个铺子做买卖。

      袁牧借的钱不少,袁夫子和杨氏虽没说什么,但对大儿子还是有所不满。

      认为他成了亲只顾着自己的小家,不顾兄弟和爹娘。

      袁攸和郑氏更是不满,本想做了豆腐分出一半给张氏卖,张氏多少能挣几十个铜板,当然,自己挣的更多。

      因为借钱的事,干脆不让他们卖。

      禹州人口多有钱人也多,有从南方过来的商船和行商之人,大豆的价格比照西县稍低,买豆腐的人多,豆腐生意确实不错。

      袁攸有了之前的经验,不会一次做太多,有酒楼或大户之家预订就多做些,没人定早上就做五板,卖的差不多了再加两板。

      每日都能将豆腐卖完,豆渣也能吃,自家吃不完还可以卖钱。

      一个月下来挣了十几两银子,收入不菲。

      爹娘在不分家,即便分家爹娘也是跟长子一起生活,袁夫子夫妻跟袁攸过,袁牧脸上无光。

      且因为借钱一事对他有不小的意见,喊老两口来家中用饭是各种推脱,除了刚搬新家那天喊他们去暖房外,之后就再未让他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