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便能根据恶劣程度,在众科官联名弹劾的奏疏中寻罪名为沈念定罪。
当下的关键,是找出小皇帝拒不认错的缘由。
……
约小半个时辰后。
张居正和吕调阳几乎同时抬起头,二人眼神相对,都摇了摇头。
张居正皱眉道:“还真是怪了!这些小宦官皆夸赞沈念讲学生动,但我观之,内容平平无奇,无逾矩冒失之处,也无甚是精妙之处,不过就是卖了力气,表情与肢体动作丰富罢了,陛下怎会如此喜欢呢?”
一众小宦官异口同声,所述细节几乎一致,显然不可能有假。
吕调阳想了想,道:“叔大,这个沈念,少时之名虽比不上你这个神童,但其父为其遍访名师却是在江南出了名的,有没有可能是他的讲学风格独特,较为新鲜,故而吸引到了陛下?”
“倒是有这种可能!”
“这些文书内皆无陛下拒不认错的缘由,我们只能等一等沈念的奏疏了,看他如何辩解?”
这二人。
一个是沈念会试时的主考官,一个是沈念任庶吉士时的总教习,对沈念都有一定了解。
就在这时。
一名中年书吏快步走了进来。
“阁老,翰林院检讨沈念的奏疏到了!”
大明官员呈递奏疏,一律送到通政使司,然后由通政使司再送往内阁。
当即。
张居正和吕调阳都站起身来,然后将沈念的奏疏摊在桌上,一同观看。
“翰林院检讨、内书堂教习臣沈念谨奏。”
“臣自受事以来,兢兢焉,不敢纵恣,从未玷污官常,及兼内书堂教习,至为笃勤,未尝悖逆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