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夏琼华心情颇佳,又赏了苏窈几盘茶饼,叫丫鬟给她送回厢房。

    第二日,数九隆冬,鹅毛大雪纷扬而下。

    正屋门口又站了一高一矮两道身影。

    这次稍微晚了一刻左右,小姑娘昂着头颅,手中攥着几支腊梅。

    丫鬟们等夏琼华起身,紧赶慢赶给苏窈送上汤婆子和炭盆,如昨日一般,夏琼华出现在前厅,眼神颇为复杂。

    “母亲安好,苏窈给母亲请安。”

    还没等夏琼华说话,苏窈眼中灵动地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接着笑得灿烂,说道。

    “院后腊梅开得正好,我今日是特意来给母亲送花的。”

    好嘛,这次理由不用现找了。

    夏琼华好笑地揉揉眉骨,宋嬷嬷在一旁脸色又黑了一度,可来都来了,两人便你问我答聊了一刻钟,再次留下苏窈一同吃朝食。

    分别时为了能给小姑娘找点事情做,夏琼华吩咐道。

    “碧溪,二小姐该开蒙了,你今日帮她找出书本,明日让她跟着莹儿和杳姐儿一块去女博士那里念书。”

    第三日,难得上京出现好天气,从早晨起便晒得暖洋洋。

    正屋门口同样的位置,还是一高一矮两道身影。

    不同的是,小姑娘手里拿着一本书册,背得如痴如醉。

    一连到了第三日,丫鬟们已然习惯,笑着先把苏窈引进正厅,摆上茶点,又按昨日夫人的要求,单独给苏窈上了碗姜汤驱寒。

    这次依旧是现成的理由。

    “母亲,这本书喜儿有许多不认识的字,您帮我看看吧。”

    小姑娘眼巴巴地盯着夏琼华,她没办法拒绝,没好气地叫苏窈上前,仿佛又回到了莹儿五六岁时,时时刻刻都与她赖在一起的时光。

    等到用朝食,苏窈可怜兮兮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