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文学>历史穿越>恩怨断事官 > 幻世迷离(六)
    看着她陷入沉睡之中,霜華回过头来看向东瑶:“走吧......”

    东瑶深吸了一口气,唤决从掌中升腾一片紫色云雾,便将霜華与自己笼罩其中。紫雾氤氲之时,她听到霜華淡淡叹了一句:“若是汝茵知道你即便不借助幻烟杆亦能省断,不知作何感想......”

    自然不知汝茵会作何感想,但东瑶亦不知为何,虽已交出了幻烟杆,亦不再掌管黄泉客栈。可省断之术非但没有因为失去了幻烟杆而一并丢失,相反,如今她非但能省断生魂之境,便是凡人与妖的过往之境亦能省断。

    离开黄泉客栈,行至京城,却仍旧在客栈中,千奇百怪的省断搁在眼前,连东瑶自己也不知是祸是福。

    眼前的紫雾缓缓散去,出现在霜華与东瑶面前的,是一条郁郁葱葱的林间小路。

    一阵锣鼓喧响从不远处传来,片刻后,便有一队人马缓缓行来。而最前方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赫然是崔珏无疑。

    与在地府时不同,她们眼中所见的崔珏没有黑衣黑冠,亦不曾执着命薄。而是一身官服,笑意浅浅,意气风发地骑在马上,连眼眸中都是难以掩盖的光芒。

    这样的崔珏,霜華不曾见过,东瑶亦不曾见过。地府中,崔珏是不苟言笑的鬼差。可此时,却只觉他的笑容如同清风拂面而来。霜華站在小路边,竟那般怔怔看着送崔珏上任的一队人马渐行渐远。

    彼时崔珏上任之处,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离京城尚远。城中媒婆见新上任的县令竟这般年轻有为,纷纷挤破了头地要替新县令说上一门好亲事。

    霜華看着被众媒婆团团围住,却还能浅笑得体回应着的崔珏,不免叹息一声苦笑道:“东瑶,若此刻我是这城中的女子,只怕也会为他而倾倒。倘若能在此处,或许与之携手的,便不会是她了吧......”

    听到霜華这般说,东瑶本欲开口,但终是将话又咽了回去。不是只有霜華想过,曾经的她也一次次地这般想着,如果随父入军的人不是她,与晟风征战沙场的人不是她,被圣上指婚的也不是那女子,或许她与晟风也能得个圆满。可思来想去,答案却终究只有一个,命途所指,从来不由得她们去想。一切都是宿命,一切也都是劫数......

    可东瑶也知道,她们都靠着这点希冀,慢慢熬了过来。若这些话语出口,除了让霜華心伤外,并不会改变什么。故而,她将所有的话,尽数吞咽。

    崔珏上任之处,钟灵毓秀,这里的女子们亦是生得十分清丽可人。然而崔珏看着那媒婆们呈上的一幅幅画像,却总是浅笑着摆摆手,得体相拒。起初媒婆们自然是不死心的,可时日久了,媒婆们几乎将这城中门当户对的女子都说了个遍,却还是不见这位县太爷点点头,便积了怨气,免不了就有些流言蜚语传开来。无非是说新来的县令眼睛都长在头顶上,硬是瞧不上城中的姑娘。只怕是候着那日平步青云去了京城,等着迎娶皇亲贵胄罢了。

    流言在城中风传起来,自是迅疾。只是崔珏从不将这些放在心上。每日只勤勤恳恳地踏实干事,倒也将这小城治理的井井有条。直到有一日,霓裳出现......

    崔珏有个师爷,年岁已长,身骨不算硬朗。只是这城中大小之事,他皆了如指掌,有他在,崔珏行事自然是得心应手。可每至初冬伊始,师爷受了风寒便会犯了咳疾。衙门里的差役们既怕冬日来,可又盼着冬日来。

    师爷犯了咳疾,自然是费力难忍。只是每到这时,他那女儿却要煨了药,日日准时送到衙门里来。

    这差役们都知道,师爷壮年丧妻,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但却视若珍宝。可没有女人持家的日子自是难熬。他妻子离去之时,孩子尚且年幼,没曾想师爷便独自一人将这女儿拉扯长大。如今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虽说早早便没了娘亲,可这女儿却是持家的好手,孝顺懂事,又事事都拿得了正主意,故而前来说媒的人也并不少。可她偏偏提出要一并养着父亲的条件来,便让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

    师爷心地善良,是个好人。可这身骨却虚耗的厉害。父女两人赚的银两,有大半也都用来买药医病,搁在旁人眼中那也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所以这女儿的婚事便也渐渐耽搁了下来,师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奈自己身骨不中用,却也是什么办法也无。

    初冬落雪这日,师爷的女儿照旧煨了药送到衙门来。可刚一进府衙,脚下薄雪湿滑,竟一个踉跄摔了出去。自己摔破了皮且不言,却是将一罐滚烫的药都倒在了崔珏的官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