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今儿早你嫂子饭做多了,我俩得赶紧吃了。”
即便两家关系不错,也不能总来蹭饭,更何况刚才还求李梁一波。
鞭炮声引来了不少过路人,在李旺家的极力自荐下,店内瞬间涌进一波顾客。程瑶不敢耽误,叫上鲁桂珍、李槊,就进屋帮忙。李梁也没闲着,领着李栗、陈勇伟去了隔壁服装店。
反倒是李旺山几个孩子没着急进店,让李旺民回屋取笤帚,把散落的红色鞭炮皮扫成一堆。李旺川掏出准备好的火柴、点燃,几个孩子一点一点往火苗上添鞭炮皮,玩的不亦乐乎。
孩子们除了玩水就是喜欢玩火,如今有个光明正大玩火的机会,几个臭小子肯定不放过。李旺雪娇娇小小的一只,蹲在旁边看。偶尔也捡根小棍填进去,“叽叽嘎嘎”的笑着。
开业第一天为了拉拢人,只要买东西就送铅笔,买货超过五块钱送本子,超十块送便宜圆珠笔……
这样的经营模式,很快就抓住了孩子的家长。本、笔这些都是上学的必备消耗品,而且买回家也不吃草料,赶上便宜多买一些,能省点儿钱。
从粤城带回来的书包,黑色、蓝色已经全部卖光,有些家长被孩子吵得没办法,只能妥协买浅色。有的则坚持原则,问什么时候还能到深色。
程瑶直接告诉今儿晚上到大货,让他们明天再来。
李旺山确定一点明火都没有,这才领着弟弟们回屋帮忙。能干的不多,但数本子、装袋子这些,他们能做。李旺民跟李旺家都有经验,就守在门口观察每一个顾客的动作,确保家里别丢货。
随着工厂午休,店里的顾客越来越多,柜台上的笔架空了一茬、续一茬,再空再续……
直到下午一点半,店内终于没有那么多顾客了,程瑶这才长舒口气,让李旺君给大伙儿倒水。隔壁李栗跟陈勇伟早就回家做饭去了,走之前特意过来告诉一声,只是那会儿忙的顾不上。
程瑶喝完水,嗓子没之前那么干了。站大半日下来,腿都不是自己的,坐在炕上道:
“三槊,你跟桂珍领孩子们回家吃饭。旺君也回去,等下记得给我送饭,我不折腾了。”
店里不能没有人,而且她是真累了,有折腾的功夫不如躺炕上歇会儿。
李旺君“嗯”一声、颔首,领着弟弟妹妹们离开屋子。李槊不放心,再三确定大嫂没事后,这才跟媳妇出去。
快走到胡同口时,鲁桂珍拽下丈夫的衣袖,小声说:
“当家的,我瞅咱嫂子这边的生意不错,你说我去镇上守中学开家文具店咋样?”
“呵呵……不咋样!”李槊强硬否决。
鲁桂珍不悦,蹙眉看着他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