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文学>历史穿越>从现代刑侦专家到民国神探 > 初入民国,失踪案现
    叶铭最后的记忆是实验室爆炸时那如闪电般刺眼的蓝光,强烈的光芒瞬间刺痛了他的双眼。

    此刻他跪在青石板路上呕吐,鼻腔里充斥着桐油与脂粉混杂的刺鼻气味,那味道直钻脑门,耳畔黄包车清脆却又震得脑仁生疼的铜铃声不断回荡。

    民国十四年的阳光,如金色的丝线般穿透灰扑扑的旗袍下摆,在他颤抖不停的指尖投下一片片斑驳光影。

    “周氏商行大掌柜三天未归!“报童甩着油墨还散发着淡淡墨香、未干的《申报》,带着一阵风擦肩而过。

    叶铭抹去嘴角秽物,眼睛紧紧盯着头版头条的寻人启事——周启明,四十五岁,绸缎商会会长,正是他参与侦破的连环失踪案最新受害者。

    青砖灰瓦的公馆门前,穿灰布衫的管家正用鸡毛掸子一下一下扫着门环,鸡毛与门环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张德福,周府管家。“叶铭默念着资料,袖口里的瑞士军刀冰冷的触感硌着手腕——这是他穿越时唯一带来的现代物件。

    “这位先生怕是走错门了。“张管家横跨一步挡住朱漆大门,枯瘦如柴的手指用力攥紧铜门环,发出轻微的金属摩擦声,“我们老爷闭门谢客。“

    叶铭目光扫过对方沾着青苔的千层底布鞋,那翠绿的青苔格外显眼。

    梅雨季刚过,唯有连夜奔走庭院才会在鞋帮留下新鲜苔痕。

    他突然发力按住包铜门板,民国时期的合页发出如鬼哭狼嚎般刺耳的**:“刑侦局特别顾问,这是搜查令。“

    书房窗帘紧闭,紫檀书案倒映着琉璃罩灯昏黄、温暖却又有些迷离的光。

    叶铭蹲身观察地毯倒伏方向,细绒间几不可见的玻璃碎屑如针尖般刺痛指尖——这是现代现场鉴证课才会教的痕迹学。

    当他的手指缓缓抚过桌角新鲜划痕时,身后传来一声冷笑:“先生若是要找老爷的雪茄剪,前日就送去保养了。“

    “周三辰时三刻。“叶铭突然开口,指尖划过桌案边缘带着淡淡墨香的墨迹,“周先生习惯站着批阅文书,砚台摆放位置较常人偏右十五度。“他掏出军刀量角器比划着,“如今砚台移位,墨汁飞溅角度显示有人从左侧突袭。“

    张管家喉结滚动,那“咕噜”一声的声音在死寂的书房中格外清晰。

    叶铭转身时,瞥见博古架第三层那尊翡翠貔貅的底座残留着方形压痕——这里本该放着比古董更重要的东西。

    窗外梧桐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一片枯黄的枯叶如一只疲倦的蝴蝶粘在雕花窗棂上。

    叶铭正欲凑近观察,楼下突然传来瓷器清脆的碎裂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公馆里格外响亮。

    张管家褶皱堆叠的眼皮猛地抽搐:“定是哪个不长眼的丫头......“

    “是青花缠枝莲纹碗。“叶铭嗅着空气中飘散的松烟墨香,那香味清幽淡雅,“这种明代官窑瓷器,周先生向来锁在二楼藏宝阁。“他说话时盯着管家左袖口的靛蓝墨渍,那颜色与书案上未干的徽墨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