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沁县四周的日军阵地沉寂在黑夜中。
此时尽管日军已经基本做好了进攻准备,但田边盛武在还在思考到底应该从哪个方向撤退。
沁县现在的两侧,一块是太岳区抗日根据地,一块是太行区抗日根据地。
所以这也决定了沁县只能向南或者向北撤离。
向北撤离,经由白晋铁路撤回太原,距离那种有大量兵力的安全的日占区大约是75公里。
向南撤离,经由白晋铁路进入长治,距离安全的日占区大约是40公里。
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田边盛武终于是做了决定,他决定率部向北攻击,经由白晋铁路撤回太原方向。
做这个决定,主要还是因为田边盛武认为八路军此时的军力非同以往。
尽管向北撤离距离更远,但是只要击溃当面之敌,接下来返程就基本不会遭遇八路军主力了,最多就是一些游击队。
并且北方还有两个战车中队接应。
向南撤退看似是不错的选择,距离也更近,但实际上沁县东南方向上的白晋铁路段十分靠近八路军的太行区抗日根据地。
所以这些地方存在他撤退的时候,八路军能再度攻陷某一段位置,就有再度把他围困的可能。
因此,在经过思考之后,田边盛武还是选择了向北突围。
八路军这边,由于已经知道了日军的计谋,战士们严阵以待,等待着日军今夜的突围行动。
而且战士们也都知道了日军恶毒的计划,一个个脸上都充满了愤怒。
不过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对于日军来说,都是正常的行径罢了。
甚至于这种行为已经算得上温和了。
相比日军的‘三光政策’,沁县的民众还仅仅只是被当成了肉盾而已。
田边盛武的计划早已被八路军识破,但他却浑然不觉。
在他的指挥下,日军开始驱赶城内的民众,逼迫他们向八路军的阵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