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们大多都是实诚人,得知此事后便自发聚集在一起,商量好义务帮江诗蕴修建,工钱分文不取。虽说很大一部分人并不是真心想要帮江诗蕴的,更大程度上不过是出于八卦心理,想来看看作为一个女子,是如何做这种男儿才会做的事儿!
所以,在他们原本的想象中,江诗蕴这人该是那壮硕如牛、形貌英武如男子的模样,而非如今他们看到的清丽俊秀、落落大方的娇小女娃儿!可以想象他们在得知站在自己面前的小女娃就是他们想象中五大三粗的江大匠师时,该有多震惊!
然而,江诗蕴接下来的表现,却让大家对她大为改观!原本还以为她一个女郎会有那么大的名声,也不过是承蒙知县高看提拔罢了,再如何厉害,也不过是个有些小聪明的小姑娘,又哪能真的与男子相较?可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江诗蕴竟然真的当着他们的面画出修建驿站的设计图稿,并且还注记了很多细节,每一处都跟他们讲解的清清楚楚。
这下就不得不令他们佩服了,原本只是看好戏的心态,也转为真正由衷的佩服。以至于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们对江诗蕴也只有敬佩和尊重,再也没有半分轻看之意。
经过和这些经验老道的工匠们讨论后,江诗蕴心中便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既然晁知府提供的款项只有那么一点,根本就不够修复成原样的话,那就只有另辟蹊径了!
和工匠们讨论的过程中,她想起在现代看到的复古式楼房。和现代化楼房不同的是,复古式楼房的样式还保留着古代建筑的风格和格局,但是在建造上,却有所不同。
首先就是用料的问题,这个时代没有钢筋水泥,建造房子的主料一般就是花岗岩和木材,普通平民多是用土砖。驿站是属于朝廷管辖的,作为朝廷书信往来的沾点和官府人员暂时歇脚的地方,那么更多的就必须要保留它原有的办公性质和住房。
只是在风格上要稍稍改变一下,一层的瓦房变成两层甚至三层、四层的楼房,厢房的位置偏东西方,而正房还是原本的坐北朝南,其他耳房什么的就相对要减少一些了。
在用料方面,一楼和二楼都用石料,三楼则用传统的木料加石灰抹墙。楼梯选择的是比较时尚超前的旋转式楼梯,这样作为支架的主梁只需一根即可,即使作为廊柱,又是楼梯主梁,材料上就可以节省很多了。
另外一楼作为会客用的,只需要一个作为茶水间的小耳房即可,其他地方全部打通作为宽敞的会议厅。二楼则是个相对来说空间更小更精致的会客厅,一个办公厅,一个资料库,还有一间茶水间和厕所。
三楼则是作为主要居所了,靠近旋转楼梯的地方空出一间小耳房,作为侍夜丫鬟的休息室,然后便是正房,再过去一点是两间并排的厢房,厢房和正房中间隔开一条通道,既有独立的私密性,又起到通风的效果。
最里面的房间则作为放置行李的库房,无需太大,但是一定要有置物架,而置物架的话,江诗蕴则选择了壁橱式的多宝架。只需以墙面作为主架,在空间利用上就有效地扩大了墙面作用和效果,并且看起来也更井然有序,不用担心会倒下或者弄乱了。
主楼后面的二进院子,则保留原有的框架和地基,把屋顶全部掀了,改成上下两层的小楼,利用原本拆卸下来的木料做主料,就能剩下一大笔材料费,还能节省很多时间。
这间小楼就作为管事和负责看管驿站的衙差居住,一楼是厨房和柴房,二楼居住,小楼后面用些棕榈树皮搭个马棚,用以堆放草料和暂时管养马匹的地方。马棚旁边,则是下人们用的厕所和洗浴间,全部都区分男女,并且标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