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受罚到家庙来的人,抄写的唯有两本经书,一本是道德经,另外一本就是清静经,但诸多经书都可以翻阅。
晏姝走到长条桌子上,看着扔在一百年的笔,落了灰的砚台和纸,纸上那几个鳖爬的的字,点了点头。
李嬷嬷看着晏姝,心里头正想着劝一劝,曹绣云一点儿也没有悔改的心思,不放出去落个省心。
“嬷嬷,家规对于被罚到家庙里的人,最轻的责罚是什么?”晏姝走到了供台前,拈香点燃,恭敬地拜了三清再拜关帝爷。
李嬷嬷在旁边回道:“最轻的责罚是每日早中晚各抄经文三遍,男抄道德经,女抄清静经。”
“这样啊,曹姨娘是九月十二还是十三被罚的?”晏姝迈步往外走。
李嬷嬷跟在后面:“是九月十三被罚的。”
“今儿是腊月二十二,算起来九十八天,明日祭灶神,一家人该整整齐齐的。”晏姝站在曹姨娘面前,问:“曹姨娘,可想要出去?”
李嬷嬷眼睛一亮,差点儿没笑出声来。
曹姨娘冷哼一声不说话,谁不想出去?可是想出去就能出去?
“年前还好,年后要操持长兄的婚事,你就算不想出去,其实也无大碍,府里有人给操持,少你一个确实不少。”晏姝转身往外走。
曹姨娘气急了,蹭就站起来了。
李嬷嬷立刻横身过来,站在晏姝后面,眼神不善的看着曹姨娘。
“你到这里阴阳怪气什么?要是不想放我出去也别假惺惺的!”曹姨娘是惧怕李嬷嬷的,虽说语气不好,但也绝对不敢破口大骂。
晏姝头也没回:“明儿早起,嬷嬷过来看看曹姨娘抄写的清静经够不够数,若是不够数就不放出去了,长兄婚事若是没有她,会更喜庆许多的。”
“是。”李嬷嬷心里头舒坦,少夫人治人,还真是润物细无声呢。
曹姨娘愕然的看着晏姝的背影,再看李嬷嬷那带着警告的眼神,一转身进庙里去了。
出了门,李嬷嬷说:“少夫人觉得曹姨娘能抄完吗?”
晏姝摇头:“还看不出来的,不过若是抄完了,必定是心性坚韧的,以后要多注意点儿,抄不完也无妨,给了机会她抓不住,怪不得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