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在外面活动的歌手收到消息,正在玩命往回赶。

    正在商演或者在活动现场没结束脱不开身的男歌手瞪了一眼自家经纪人,眼神里似乎在埋怨为什么非要接今天的活动,我缺这点钱吗?

    经纪人们表示十分的委屈,缺不缺的你自己心里清楚,穷成这逼样了再不挣点钱想让我和你一起公司楼下讨口子啊。

    再说了,耳东老师什么时候发歌,是我这个级别的小卡拉米能提前知道的吗?

    真给你闹麻了。

    这么大的阵仗,录音部的工作人员纷纷冒头看了过来。

    什么水平的歌,需要来这么多人试音,还有这么多出道成名了的歌手在其中。

    大厅里的艺人们三三两两的闲聊着,丝毫没有因为陈言还没到而抱怨。

    就算心里不爽也没人敢说出来,别看现在大家和和睦睦,聊得风生水起的,可保不准人家一转头就给你卖了。

    背后吐槽耳东?

    别的不说,作曲三部的歌你以后是别想唱了。

    虽然现在耳东只是一个中级作曲人,但在场的可没人这么想,在富天的艺人心里,耳东至少能和高级作曲人划上等号。

    而且他是唯一一个愿意给新人们试音机会的知名作曲人,光这一点,就让陈言在这些艺人心中的形象无限高大。

    被选中唱《那些年》的张子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销声匿迹的八十八线歌手一跃成为三线顶流,商演不断,粉丝暴涨。

    刚下飞机五分钟,陈言还没走出机场就接到了周娴静的电话。

    接他回公司的车已经等在机场门口了。

    对待工作陈言是十分认真的,快步走出机场坐上了回公司的车。

    一走出电梯,大厅内几十号人的目光就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