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兰在小树林边找到一些荠菜,荠菜耐旱,但长期干旱下,长得并不好,一株上就几片绿叶。
杨凤兰连根挖起,荠菜的根也能吃,营养还丰富。
起身又看到一簇马齿苋,贴着地面,并没有多高。
幸好,原主独自带着儿子生活了十几年,没少挖野菜,不然,就凭杨凤兰对野菜的认知,只会觉得都是猪草。
杨凤兰挖得腰酸背痛,也只得了半篮子,这么点,煮出来只怕还装不满一个大碗,怎么能吃得饱?
于是,杨凤兰盯上了一旁还泛着青的麦子。
恰好,这是原主的地。
麦苗长得矮,麦穗也小,一看就知道,不如后世的优良品种。
没一会儿,就把提篮装得满满当当,手上还拿了一把,满意地回家。
太阳快落山了,杨凤兰也饿了。
先填饱肚子要紧。
才打了一锅水烧上,杨凤兰忽然想到,她的好大儿也躺了大半天,是不是该问问他要不要嘘嘘啥的。
想着,她就朝西屋去。
周家房子看起来很小,也很破败,却也是个三合院,有主屋、东屋、西屋,传统布局。
主屋有三间房,东西屋各一间,是长开间。
西屋是周景义的房间,东屋则是厨房柴房,外头还有鸡舍,没有养鸡。
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还得亏周景义会打猎,打猎比地里刨食来钱快。
杨凤兰才走到房间门口,就听到里头传来周景义的说话声。
“小玉,你走吧,我这副模样,配不上你。”
“我这腿不知何时才能好,或许,今后就是个废人,我不愿耽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