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许笛坚持,许母李华回去上班了,给她留了粮票和钱,让她中午去食堂吃饭。

    这时候是计划经济时代,很多东西,你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

    许笛因为住院,有病号饭可以吃,中午的时候去看看。

    许母走了,许笛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想想自己的前路。

    王兰离开许笛的病房,回到孙子住的病房。

    “妈,那姑娘怎么样了?”

    “救过来了,也遭了不少罪,护士们说,昨天,那孩子呼吸都停了一下,后来被救过来了,这可是大恩啊!”

    王兰想想都后怕,这要是没救过来,她孙子以后的人生中,背负一条人命,太沉重了。

    “是大恩,这件事,咱们需要好好感谢人家。妈,那姑娘多大了,咱们能为人家做点什么?”

    “十七岁了,九月份上高二。”

    这些事情是许母说的,王兰她们聊天的时候有说到这些事情。

    “还在上学啊,这事不好弄了,咱们也不能直接给钱啊?”

    “那不能,没有那么做的,人家也不能收。许笛,就是救康康的姑娘,父母都是京市红星机械厂的正式工人。”

    王兰干妇联的,擅长家长里短的聊天。

    “那怎么办,咱们也不能当没事发生啊?”

    “看看吧,如果这孩子品质不坏的话,你公公留下的工作岗位,可以给她,算是报答康康的救命之恩了。”

    病房里就康康一个病人,婆媳两个说话也不用避着人,但是也故意压低了声音。

    “妈,那是我爸牺牲以后,单位补偿给他的。”

    “没关系,咱们家人丁单薄,几代单传,梁博也没有兄弟姐妹,家里也没有近亲。用康康爷爷留下的人情,替孩子挡了一灾,值了。”

    王兰想的开,家里没有什么交好的亲人,都没处到那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