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需要碑文,祠堂那边也需要墨宝,要不我写几幅楹联供各位长辈挑选,然后再镌刻上去如何?”
村长和几位族老点头:“这就行,这就行。”
看他们同意,王学洲抬脚就朝着一旁的摆好的笔墨纸砚走去,王承祖在后面一瘸一拐的跟着。
他倒要亲眼看着侄子能写出什么来。
一群人跟着王学洲走到书案边站定,准备看他挥毫泼墨。
午后的阳光倾斜下来,照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了一层金光,恍若仙人,其他人都没敢开口。
想好内容,王学洲提笔蘸墨行云流水一般写下:
“士所尚在志,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
业必精于勤,博闻强识,三余蛾术惜光阴。”
“春夏秋冬,勤学苦练,看谁人蟾宫折桂。
德智体美,博学多才,才有我辈九天摘星。”
“策马扬鞭追日月,豪情万丈走四方。
挥毫泼墨写春秋,壮志凌云映九州。”
族老们看着一下子就犯了选择困难症。
“这看着都不错,这咋选?要不都刻上吧!”
“刻!都刻!”
三爷爷立马拍板。
王承祖看的酸溜溜的:“也就是家里现在条件好了,你才有条件好好学,我那时候整天还要发愁没钱买笔墨,又哪里能做好学问,我真是生不逢时,既生瑜,何生亮啊!”
王学洲看着大伯笑呵呵的没有拆穿。
王学文呵呵冷笑:“那时候咱们全家勒紧裤腰带供爹读书,您可是一个子儿都没往家里拿过,啥时候都没缺了您的吃喝,不行就是不行,怎么就不敢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