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的目的很简单,在好侄子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将来一定会开花结果。
朱元璋坐在主位上,朱樉坐在他的下首。
朱高炽挨着他,与朱允炆相对而坐。
朱元璋对着随侍的黄狗儿说道:“传朕的口谕:让道同开始升堂吧。”
黄狗儿急忙前去传旨,朱元璋感慨道:“咱没想到,这道同虽是一个蒙古人,还是一个强项令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咱差点听信朱亮祖的谗言,误杀一个好官。”
朱元璋随即指着朱樉,庆幸道:“幸好有秦王在旁劝谏,不然咱一定追悔莫及。”
“秦王,你的功劳,咱一直记在心里。”
难得见老头子真情流露,朱樉借机提出要求:“那儿臣就厚着脸皮,向父皇请赏了。”
“大胆提出来,只要咱有的,一定赏赐给你。”朱元璋大手一挥,十分大方的样子。
“儿臣现在养家糊口,老领着一份俸禄还经常克扣,总不是个事吧?”
“儿臣斗胆请父皇,将兼任的那几份差事的俸禄一起发放了。”
朱元璋难得大方一回,一想到朱樉头上几个实职,宗人令、中军都督、天蓬上将虽然是虚衔,但是总领亲军十二卫。
论实职的话,差不多是大将军。
朱元璋发现朱樉头上挂着三个正一品,还正二品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正三品孝陵卫指挥使……
细数之下,每年要发的俸禄有上万石之多。
朱元璋立马变了口风,“咱们父子亲密无间,不能跟外人一样落了俗套。”
“老话说得好,千万别谈钱,谈钱伤感情。”
朱樉看出来了,老头子抠抠搜搜的臭毛病又犯了。
当着晚辈给他留点面子,朱樉选择了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