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是固定的死数,每年要去户部对一遍账不说,平常还有巡察御史会忽然冒出来查账,要在赋税上动手脚,风险未免太大了些。”
“号召百姓捐钱就不一样了。”
“别管是修桥也好,还是铺路也罢。”
“又或者是随便一个什么乱七八糟的名头也可以。”
“乡贤士绅们带头捐献,而且要多捐,先弄一个大善人的名头在身上。”m.book56.com
“普通百姓就少捐,可是积少成多,数目也很可观。”
“别管这桥修成什么样儿,也别管路铺成什么样儿。”
“反正官老爷和乡贤士绅们该分的钱是肯定分到了。”
“最后只要能差不多交待过去就行。”
说到这儿,杨少峰又忍不住撇了撇嘴。
“当然,这还得是好时候儿。”
“要是赶上胡元后期那会儿,这桥修不修的都无所谓。”
朱皇帝悄然握紧了拳头。
难怪啊。
难怪胡元那时候这善人那善的人不断捐钱,哪怕刚刚捐出去的钱什么事儿都没办成,他们也会在下一次的时候踊跃捐钱。
也难怪为什么有这么多大善人们踊跃捐钱,百姓却还是过得穷巴巴的。
杨少峰瞧着朱皇帝的脸色阴沉如水,开始继续撩拨:“岳父大人不妨猜一猜,官老爷们能分到几成?”
朱皇帝黑着脸道:“当然得是七成,毕竟是破家的县令,又冒了剥皮楦草的风险,不分七成,也实在是说不过去。”
杨少峰哈的笑了一声道:“七成?七成是人家乡贤士绅的,能得三成还得看人家乡贤士绅的脸色。”
朱皇帝不禁睁大了眼睛:“三成?那不成跪着要饭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