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钦一面严令麾下将士凡见曹军细作即刻擒拿。一面将十数名业已擒住的细作送至庐江。
十月底,袁谭使者崔琰经水路赶到庐江,再次向大哥请求救援。
自十月十二日起,大队曹军再次对袁谭发起了进攻,曹军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围攻袁谭在冀州最后地根基————渤海,另一路则直接由中山攻入幽州,经易县直取涿郡。
袁谭对曹军的进攻恐慌不已,听从长史郭图的建议。
一面向乌桓、鲜卑、匈奴等北疆异族求援,另一面则命崔琰南下请大哥从侧后牵制曹操,同时还希望大哥能够尽快恢复与幽州的粮食交易。
今年幽州遭遇小旱,又有曹军的不断袭扰,粮食收成相当有限,根本维持住幽州庞大地军队(为抵御曹操,袁谭大肆地扩充了军力)。如果不能得到我方的粮食供应,用不了几月。
袁军不战也会自溃。
甚至,袁谭还打起了辽东公孙度和西凉韩遂的主意,希望这二位也能出兵相助。
从崔琰的神态和言语看来,他对袁家未来地前景也持一种很不乐观的态度。
经过一连窜的战败和内斗之后,袁家内部已经人心涣散。袁谭对于扭转这一颓势,根本是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局势不断糜烂下去。
几乎每月都有文武将官借机逃亡投降到曹操一方,而袁谭也只能采取最简单的办法————“杀”来解决问题。一旦发现谁有外逃意向。
袁谭即会命军士毫不留情地予以格杀。
但这种简单却粗暴的方法。虽暂时镇住了局面,却又使得内部矛盾变得更为尖锐、更为隐藏。
崔琰曾经数次出访我方。彼此并不陌生,言谈时没有太多顾忌。他曾几次不无悲观地说道,只要袁家再大败一次,恐怕覆亡也就近在眼前了。
大哥听罢后,深深地陷入沉思。许久,大哥才回复崔琰,道愿意尽所能解救袁谭的危机。
三日后,第一批运粮船经海路开赴幽州,崔琰随这批粮船一并返回。
临别时,大哥牵住崔琰的手,诚恳地说道,若哪一天袁家实在支撑不住,他随时欢迎崔琰举家迁来扬州。
崔琰感激地点了点头,随即仰天长叹一声,怅然登船离去。
袁谭一旦覆亡,曹操便可完成北方一统。届时,除了北疆的异族能起到些牵制作用外,曹操将再无后顾之忧。倾九州之力南下地曹操,想想都让人感觉头疼。
在我方彻底稳定扬州之前,必须依靠袁谭来牵制曹操。出于这一目的,我军必须要尽力援助袁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