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fer才走出实验楼,就接到他的电话,他表示他改主意了,决定要回国参加这次校庆。
在Jennifer回复一中校方不久后,她又再收到了徐忆泽的信息,让她准备好所有的资料,他准备离职。Jennifer以为他是开玩笑,吓得连忙跑回了办公室,想要当面询问。
办公室里空无一人,只有电脑还开着。鼠标停留在邀请函中的一张全校教工合影上,一个只有几个马赛克大小的人脸被无限地放大,五官模糊了,只能勉强看得出来是个女性。
……
徐忆泽打开电脑,十多封聘用邀请整整齐齐地躺在收件箱里。
自他从老东家离职,宣布回国发展,国内圈子欢呼的也有,唱衰的也有。毕竟是获得了国际顶尖级科研成果和奖励的物理学家,他的回归自然会引起学术圈的一次大震荡,这时候,自然也有人觉得他是在美国混不下去才选择了这一条路。
别人怎么说,他并不在乎。在科研圈,论文、项目、资金、荣誉,比一切话语都有说服力。
他仔细将每一封工作邀约下载下来,分城市整理好。
令他失望的是,本地的高校,居然没有一所给他发邀请。
徐忆泽给罗昌发信息:“您不考虑考虑我?”
罗昌是本地一所综合性大学物理学院的院长,已经年逾六十了。徐忆泽和他曾经在一次国际性会议上遇到过,交换了名片和联系方式,私下关系还不错,算是学术上的忘年交。
罗昌的电话立马打了回来:“徐教授,你以为我不希望你来吗?但你来了的话,我这个院长还有什么立足之地啊?”
“罗院长,请说实话。”
“我在校长办公会上提了,但他们拒绝了……”罗昌咽了口气,“他们觉得我们庙小了,留不住你这尊大佛。”
“我可以考虑降价入职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你得老老实实告诉我,我们这里有什么东西值得你屈尊光临?明天,就明天,我们见个面,你跟我说说理由,足以说服我的话,我拼上我这张老脸也会留你。”
……
第二天,徐忆泽按罗昌发来的地址,找到一家咖啡馆。
十多年前,这座城市的咖啡馆数量寥寥,也不是在校的普通学生能够消费得起的。他的家境普通,别说是十多年前还被称为奢侈品的咖啡,就连各种汽水可乐,他喝过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后来到了美国,读完本科和博士,取得一些成就,经济条件翻天覆地改变后,他也依然没有喝咖啡的习惯。
罗昌还没到,他点了一杯加冰的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