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夜色,他孤身一人,离开了嘉定。

    一个几岁的孩子要在那样混乱的世道下存活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他足够幸运,遇到了同样从嘉定逃出来的母女二人,于是三人同行。

    虽然仍旧艰难,却总好过孤身一人。

    “说起来,你母亲算是我的姐姐。”陈毅笑着总结道,“你该叫我一声舅舅。”

    也许是时间太久,恨意也沉淀了。他说那些过去的时候情绪并不激动,语气也平淡,只带着浅浅的伤感,最后甚至还是笑着的。可乐臻只觉得胸口闷闷的,被堵住了一般,说不出的难受。

    那些画面随着陈毅平淡的讲述浮现在她的脑海里,史书上苍白无力的文字因着他的讲述变得生动起来,带着难言的悲哀。

    三次反抗,三次屠杀,十万多百姓被清军杀死,导火索仅仅是一个清政府拿来巩固统治的剃头令。

    那一瞬间,乐臻反清复明的心都有了。不过下一刻,她突然反应过来,康熙被她班长穿了,就算碍于朝堂不能完全向着汉族,至少不会像之前那样了。

    哦豁,这么一想,四舍五入一下,她这不相当于从内部“反清复明”成功了嘛。

    “舅舅。”乐臻缓过神来,眼泪一擦,看向陈毅,郑重道,“如果你愿意相信我的话,不如试着相信下当今皇帝吧。”

    虽然你可能不信,但是现在的皇帝确实是自己人没错。

    陈毅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一声舅舅喊下来,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到后面那句,相信鞑子皇帝。

    “我知道,不曾亲身经历过那些的我,没资格替死去的那些人原谅,也没资格劝活下来的人放弃报仇。”乐臻有些语无伦次,“那就是暴行,就是□□裸的屠杀,那些人死千万遍都不为过!”

    “可是,舅舅你不妨试试相信我,我会尽全力维护我汉民族的尊严!”

    乐臻斩钉截铁的保证,面对陈毅复杂的神色,她头秃地发现,在不说明康熙是自己人的这个前提下,她的话完全没有可信度,立场也十分可疑。

    怎么就发展成这样了呢?绑架她的突然成了她舅舅,她舅打算反清复明,她明面上立场和她舅正好对立。

    “你喜欢那鞑子皇帝?”陈毅死死盯着乐臻的眼睛,他可是听有些人说,伏虎寨寨主是劫色的时候救的鞑子皇帝。

    “怎么可能!”乐臻想也不想便否认了,“我与他可不会有什么儿女私情。”

    乐臻说得肯定,没有半点回避的意思,陈毅也确实没从乐臻眼中找到半点爱慕之意,他这才松了口气。

    不是喜欢就好,他也不太能接受自己的侄女对鞑子皇帝——自己的仇人抱有什么男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