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诧异地望着那手持圣旨之人。
正是应天皇宫内廷司礼监的大太监赵弘盛。
赵弘盛手捧圣旨,满脸堆笑地看着朱允熥。
“太孙,此番圣旨,需得跪接。”
朱允熥眼神微动,往常因皇爷爷溺爱,接旨多免跪拜,连设案也不常见。
今天却不同。
他稍加思索,随即衣袖一甩,郑重其事地跪倒在地。
“臣,恭迎圣旨。”
赵弘盛眉毛一挑,身子微侧,权当作避开了跪接之礼。
接着,他展开展圣旨,宣读起来。
“奉……”
“咱承大明之基业,继统登基,日夜谨慎,为保我朝兴盛,重在培育储君。嫡孙允熥,仪表非凡,天资聪颖。关乎国家大政,人事行政之重,未尝懈怠,不敢妄自菲薄。”
“身为皇家首嗣,天命所归,今遵循先皇遗志,查考礼制,顺应民意,谨以天地、宗庙、社稷为见证。特赋予皇权,以固千秋基业,以安四海民心。”
“今命朱允熥允熥执掌宝玺,内辅文渊阁,外镇四方,共理国事,监国抚军。其所在之处,各级官署呈报之事,皆由朱允熥裁决。百官升降,亦需朱允熥定夺。”
“此旨遍告天下,人人皆知。”
异乎寻常的静。
空气仿佛凝固,呼吸声清晰可闻,心跳如战鼓,震撼着每一个在场人的心房。
这份旨意,虽然格式化。
但正因如此,才让人深切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与非同寻常的意义。
把那些繁文缛节和对朱允熥的溢美之词放在一边,只瞧圣旨末尾的几句,就足以让在场众人心里翻腾起无尽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