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恩泽深厚,学生赴汤蹈火,忠于大明。”
“谢皇上隆恩。”
洪武门下,一排面色苍白的官员,身上官服已被剥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群身穿儒衫的举人。
甘心情愿地跪伏在地,口中不停地向那深宫帝王表达感激之情。
朱允熥注视着这些最终恍然大悟的举子们,轻轻转头望向朱高炽。
“人心不是铁板一块。想踏入仕途者,比比皆是。而我等所需做的,不过是握紧手中筛网,筛选出真正才德兼备的英才来担当大任。”
朱高炽眼神复杂,关于科举变革之事,在交趾道早已悄然推开。
然而朝中坐镇庙堂之高的官员们却总认为交趾道过于遥远,远到那里的风吹草动撼动不了大明朝廷及大明社稷。
但他们错了。
朱高炽端坐在马上,目光投向朝阳门方向。
“人来了。”
朱允熥随之望去,看到朝阳门外,城郊大道中,一列封疆大吏大员仪仗已早早排列整齐,正缓缓向应天府行进。
与此同时,刘建安把最后一道圣旨展开,
“奉天承运……咱登基28载,勤勉不懈。而今国事日增,对镜自照,深感岁月匆匆。国家兴盛,不容片刻停滞;社稷安稳,需日夜辛劳维护;百姓生计,不可一日无粮。”
“咱虽年岁已高,但储君健壮,皇孙聪颖。政令须统一,各道事务虽繁多,一令既出,四海皆安。咱欲退居幕后,望群臣维持朝纲,国家安稳如常。钦此。”
这是何意?
皇上究竟欲意何为?
最后一道圣旨响彻洪武门,钻进每个人的耳朵,大伙儿全懵了。
皇上说自己年岁已高,又扯上了太子跟皇太孙。
皇上该不会是想退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