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年纪小,部队发的津贴都寄给家人保管,前几天回来,想找大伯取点津贴看病无果,就找三叔公他们帮忙,分了出来,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拿回了属于我的津贴与爸妈的抚恤金。”
陆知年没半分隐瞒,全盘托出,诚恳极了。
原本在剥玉米的苏宏军听了这小子的身世,动作一顿,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似要分辨话里真假。
王锦绣心中叹气,原以为这后生能当上团长,家庭一定是美满的,没想到,身世坎坷如厮。
若都是实话,能在军中走到如今的位置,着实不易。
“大娘,大伯,我这表侄所言句句属实,若不是他大伯一家贪得无厌,太过分了,这孩子也不会分出来。”
“是啊,您们有所不知,我这表侄知恩图报,门外的那辆拖拉机,也不怕您们笑话,那是我家这口子舍了老脸,去县里公社赊账赊出来的,三千多块钱啊,要是年底我们幸福村的猪肉凑不齐这笔钱,我家就完了!
我这表侄直接拿了五千块钱津贴出来,无偿捐献给咱村,让咱村还了这拖拉机的欠款,剩下的钱修路,这是五千块啊,不是五毛五块五十五百,我这侄儿,报恩啊。”
刘胜利两口子打配合,帮着知年说好话。
这年头,有人结亲看钱,看家底,有人看人品,看前途。
他们觉着自家表侄啥也不差,但不说出来,别人哪知道呀。
王锦绣听了后,捏着芭蕉扇的手松了松,只道让老头子再烧一壶水来。
心里却是起了心思,如此看,这后生,人品是没得说。
“家里有宅基地吗?”
这是起了心思,关心假如外孙女嫁过去,会不会受委屈。
“没有,早被大伯一家给占去了。”
陆知年心跳跳动的厉害,老太太说到这份上了,他不抓住机会就是傻子。
王锦绣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宅基地都没有,这可不好办啊。
“外婆您别着急,我是打算入赘的,我准备拿一万块钱的聘礼,入赘到苏家,婚后找稻香村的大队长,批一块宅基地,重新在这里起新房子,到时候将您二老也接进新房子里。
后面我归队,如果您们愿意随军,我可以在家属院申请一套房子,接您们都过来住,如果不愿意,可不可以帮我们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