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说了,要扶持七大爷当舒氏的族长,七大爷一家是念恩的,扶他们一把。
以后宗族就相当于捏在了他们自己手中。
舒春华也在一边儿说:“我看了,最小的一片田地是六十七亩旱地,不过是上等的旱地。”
“上等旱地的价钱是八两银子一亩,得五百三十六两银子。”
七大爷十分心动,可是五百三十六两太多了!
拿不出来,真的是拿不出来!
若是差个二三十两的还好借,总不能买地五百三十六两银子,他们就借五百两!!!
他摇头道:“算了,等以后有钱再买。”
舒春华劝道:“机会难得,您若是想要,可以这样,买地的钱我借给您,您一年给我五两银子的利钱,然后每个月还银最低二两,上不封顶。”
“反正多借一年,就多给我一年的利钱。”
“倘若将来还不起了,这地我就原价购买,给您补差价!”
“这片地距离咱们村也不远,就在隔壁村,您老可以回去跟家里人好好商量商量,要是愿意,咱们就签个契约。”
这个条件,明眼人都听得出来是在帮衬他家。
免去他家的后顾之忧。
舒七大爷感动极了,说起来,他不过是在舒满仓一家子困难的时候,伸过几次手罢了。
无非就是看两个孩子可怜,给过几次吃的。
又让儿子在服劳役的时候帮衬过满仓,那都是不值一提的事情。
可见这人还要多做好事,好事做多了必会有好报的!
“对了,还有一件事,眼下衙门三班缺人,若是您家谁有意,尽快跟我说。
只是若进了三班,家里人就不能走科举之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