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春华和梁氏就捡了小笼包,一家送一笼:“我们搬到这里来之后,家里一直有事儿,还没给诸位送过东西,今日开张,请大家尝尝我们家的包子。

    若是觉得好吃,将来多照顾照顾生意。”

    众人纷纷道谢,小笼包啊,县里还没人卖这种包子呢,一个个小小巧巧的,有些地方的皮儿被汁水浸透,散发出浓郁的肉香味。

    大家伙儿找桌子坐了,春芽灵性地给他们舀了稀粥,三娃子给每桌都端上一小碟子泡菜。

    “刚出锅的烫,慢点儿吃。”梁氏笑盈盈地叮嘱猴急的孩子们。

    “好吃!”有人咬了一口小笼包,立刻感叹道:“皮儿薄馅儿多,味道鲜美,太好吃了!”

    “哎呀,我也不是没吃过包子,外头买的,家里做的,这味儿真赶不上你们家的!”

    “小笼包不错,这个头,正好一口一个!”

    “舒大娘子,你家这包子都是咋卖的?”小笼包一笼八个,家里人多点儿就不够分。

    家里人少,也不够吃。

    吃了一个就把馋虫给勾起来了。

    梁氏笑道:“小笼包十文钱一笼,半笼起卖,大肉包三文钱一个,大菜包三文钱两个,灌汤包十文钱一个!”

    大肉包和大菜包和别家卖的价钱一样,小笼包算下来五文钱四个,感觉和大肉包其实差不了多少。

    灌汤包就太贵了,十文钱呢!

    比一笼小笼包还贵。

    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就开口问:“灌汤包为啥这么贵啊?”

    梁氏还没来得及回答,就来了一群捕快,为首的是舒正奎,他穿着崭新的差服,腰间挂着一把朴刀,威风凛凛。

    “嫂子,我带兄弟们来吃早食,先给咱们来六个灌汤包,再来三笼小笼包,六个大肉包子,六个大菜包子!”

    “好!”梁氏忙去装包子,舒满仓上前跟他们说话,安顿他们坐下。

    邻里们看到这个阵仗,心道这舒家背靠着县令家,是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