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种的地不多,秦木桥闲不住,家里有磨有驴,他也开始做豆腐,走街串巷地叫卖起来。

    秦春富和王丽梅收拾了要带去县里的东西,用驴车拉了去,他们住在水井小院隔壁的宅院里,这处宅院只有三间正屋,院子里没水井,虎头和一巧二巧就在这里住了小半年。

    用水需要去巷子口提水,一年下来租金十两出头。

    王丽梅一听租金,肉疼得不行,天天琢磨着赶紧做点小生意。

    秦春富先考察市场,在附近转来转去,发现做豆腐卖的人还不少,有些豆腐世家,卖得不止有豆腐,还有发的豆芽,豆皮腐竹等。

    这秦春富哪里会啊,两眼一黑,也开始琢磨起来。

    秦扶清把家里人给安排好,水井小院附近就有私塾,家里两个适龄儿童,猫娃子和锁头安排入学,一年的束脩都要一二十两,驴娃子年纪还小,过两年才要考虑上学的事。

    一巧二巧虎头都有自己的活要做,带孩子的事便落到三巧四巧身上。

    刚过完年回到县学,秦扶清就又小赚一笔,年前的月考和季考,他的名字位列前茅,考卷被各大书局争抢购买,悬挂于自家书局之中。

    镜今书局还没正式开业。

    原因就是所购的书太少,秦扶清想做和其他书局不一样的赛道,需要费的心思自然也多些。

    不过总归是在稳步推进。

    这日娄雨贤考校完他的功课,满意地点头:“不错,不过还是不可懈怠。人的精力有限,我原想着你年纪还小,学的功课又多,平日里还要忙什么书局的事,今年的院试本不想让你参加,可你师娘说你学习向来用功,做事素来有分寸,让我问问你的意见,你是想今年去参加院试呢,还是再等等?”

    院试三年两次,错过这一年,秦扶清就只能再等三年。

    不过他今年才虚岁十一,还不急着考秀才。

    娄雨贤想让他稳扎稳打,基础打牢再说日后的事情。

    可秦扶清哪里肯等,他身后一大摊子人全都等着他金榜题名。

    秦扶清自己也没什么大器晚成的想法,出名要趁早。

    人生就这么短,何必藏拙呢。

    这些年,因为有面板,秦扶清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在学习方面,他从不懈怠。一方面确实有背书读书的天赋,另一方面则是学习方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