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成都的诸葛亮,收到的前线战报最终停在了关羽战死,之后就再没有任何消息,他每日忧心忡忡,心急如焚,直到听说陛下与林夕已经平安回到白帝城,他的心才终于放下。

    随后,看着一位又一位官员被传召去永安觐见,偏偏不传他这一国丞相,孔明也猜不透这位当了皇帝的主公现在是什么想法,他只好不断地送出一封一封的请见信。

    终于接到陛下对自己的传召后,丞相弃了马车,连夜骑马往永安而去,只用了两天一夜,他便来到了那高高的永安宫下。

    上台阶时已经两股战战,稳了好几次,方才爬上台阶,来到殿外,一眼就看到林夕,正在门外等着自己。

    瘦了这么多,手上怎还裹着布?受伤了?他想问问她还好么?开口说出的却是:“陛下如何了?”声音清冷疏离,只有丞相对下官的问询,听不出任何别的情绪。

    林夕知道,丞相这是恼了自己,是啊,败了这样一场,不仅葬送了蜀汉的未来,还葬送了大将军,不久,刘备也要去了,丞相不能恼怒皇帝,却必然会恼怒她这个“始作俑者”吧。

    “回禀丞相,陛下正在宫中等待丞相,请您随下官进殿。”林夕没有抬头,就这样垂首低眉地回答,一样的清冷疏离,一样的公事公办,然后转身,领着诸葛亮进了内殿。

    果然,她不会再回应自己的目光了。诸葛亮跟在她的身后,看着她的背影,胸口酸疼。

    刘备已经从床上坐起,见诸葛亮进殿,便想要站起来迎接。诸葛亮赶忙大步上前,将刘备扶住坐好,随后自己跪倒在地,忍不住哀哀哭泣。

    “陛下,万望保重龙体啊!”

    刘备也红了眼圈,向丞相伸出手,“孔明,来,来!”

    诸葛亮跪行几步,抓住刘备的手,“唉,无需如此,无需如此,小夕,快给丞相搬个绣墩来!”

    林夕搬来绣墩,又扶着诸葛亮坐下。就着这一瞬间,林夕看到诸葛亮鬓边竟然有了几根白发。刚四十出头啊,怎的就憔悴至此?

    见刘备要与诸葛亮谈正事了,林夕就想告退,刘备却没让。

    “小夕,你就在殿中,不用回避,给朕和丞相泡点你的茶汤来喝。”

    “诺!”

    刘备与诸葛亮执手相看泪眼,“孔明,怎的瘦了这许多?朕,让你为难了啊!”

    “陛下说哪里话来,臣自陛下起兵之后,日日挂心,时时自省。臣虽知些治国之策,却不通情义,每每想到陛下于绝境之中身边却无可参商之谋主,臣就悔愧无地,孝直(法正)若在,他即便反对也会义无反顾随陛下东征,断无此大败也!臣,愧为丞相,臣,有罪也!”

    这是他在病中日日反思己过时痛骂过自己的话,这是他在听闻夷陵大败陛下与林夕不知所踪时痛骂过自己的话,想起梦中的那场大火,想到花甲之年的陛下在那火中茫然无措的样子,他就恨不能抽自己的耳光。

    知道东征不对又怎样,陛下不愿意带他同去又如何,法孝直若在,即便陛下不允,他也一定会要求随君东征的,他为人臣,可将君臣之谊放于国事法理之上,既然不可阻挡,他就定然要保陛下胜而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