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文学>青春都市>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 > 第107章 鲜卑入侵
    说白了,官民之间长期以来的矛盾深入人心,即便刘安上任以来多行仁政,也无法一下拉回官府在百姓心中的固有印象。

    他只能以存粮报酬和风险朝廷担负两项优厚政策,诱使百姓尽可能的将粮存入粮铺。

    即便如此,刘安也不认为一开始便能顺利让所有百姓将粮食存入粮铺。

    第二,与鲜卑开战在即,刘安的军队需要充足的粮食保证后勤。

    他虽然可以让豪强出粮供给军队,但这段时间一来豪强又出粮又出钱,还给农户返还了佃租,再加上今年被刘安勒令只能收取三成佃租,豪强又要养着家中众多私奴,万一不够,便能拿百姓所存粮食应急。

    刘安如今不缺钱,北部山区中每日都能出产许多由铁匠打造的金饼。

    待秋收之后,刘安便可拿着这些钱去临郡甚至中原富足大郡购粮。

    只不过,从各地买粮运粮都需要时间,与鲜卑之战在即,时间上显然是来不及的。

    粮铺办起来后,刘安让各地管理下乡宣传官方粮铺的好处,希望粮食收获后,能够起到效果。

    如此过了两日,田间作物终于成熟。

    刘安立刻停止士卒的训练,让除骑兵外的所有士卒帮助农户一起收获粮食。

    北部山区的冶金作业也停了下来,家里有田的回家务农,无田的则领着刘安给的工钱去各地帮助农户收割作物。

    鲜卑将至,这些人继续刘在山中冶金也很危险。

    与此同时,刘安也给所有士卒下令,让他们尽量劝解百姓将所收粮食存入官方粮铺。

    每县也派出许多小吏,带着称量工具、马车、以及印有刘安新打造的只用于存粮收据的印章和县长的官印的收据,专门到各地为粮铺收粮。

    效果最明显的是刘安所在的九原城。

    当地百姓感念于刘安的仁政,其中多有忠于刘安者,听说是县长刘安开办的粮铺,百姓多有信服者。

    了解到粮铺的好处后,更有半数百姓当即将晒干的粮食存入粮铺。

    有了刘安发放的农具,以及众多士卒的帮忙,五原郡五日之间,便完成了粮食的收割。

    不过农具并非免费发放给农户,而只是租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