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跟布雷斯特造船厂谈好了。”夏尔解释道:“他们会为给飞机制造厂提供鱼雷和技术人员,我们的研发部负责将鱼雷挂载到飞机上,并能有效投入使用。”
这是夏尔在造船厂时提出的。
夏尔没有告诉韦尔斯更详细的情况,他只对韦尔斯说要用到鱼雷并进一步提升它的性能。
因为夏尔之前就提供过鱼雷设计思路和鱼雷装药配方,韦尔斯没有疑心。
就算他有疑心也没办法,此时的夏尔已成为法兰西海军发展方向的核心,往后发展碰到什么问题依旧需要夏尔解决,现在夏尔只是提一点要求哪敢不答应。
“没问题。”埃里克满口应了下来:“我们明天就组建起这个鱼雷攻击机研发部。”
他脑海里已有了初步构思,这需要几架改装过的卡普罗尼轰炸机,然后需要一片适合实验的水域,最好还要将该区域封锁。
夏尔给出了一个大概的实验方向:
“初时,我们可以用等重、等形、等比重的模型试验。”
“第一阶段要求保证鱼雷以最佳姿态入水。”
埃里克听着有些糊涂。
用模型试验实验他明白是为什么,鱼雷价格不菲,不可能一开始就随便丢。
但是……
“将军,等比重是什么?”埃里克问。
“鱼雷各部分的重量问题。”夏尔解释道:“它头部装药与后部压缩空气及燃烧室重量不一,有可能出现头重尾轻,使用轰炸机高速投掷时会影响它的入水姿态。”
埃里克瞬间明了:“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情况对它进行一些调整,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要改变布局,是吗?”
“是的。”夏尔点了点头:“另外还要强化鱼雷内部零件,因为它从空中入水那一刻的冲击很可能撞坏某些部件导致故障。”
这是二战初期美国空射型鱼雷的毛病之一。
这毛病直接导致美国空射型鱼雷发射条件十分苛刻:鱼雷攻击机必须保持直线飞行,低空,而且速度不能太快。
这使美国鱼雷攻击机在战争中几乎是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