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可恶!”

    她将桌子重重地拍在桌上,力道之大,将茶盅内的茶汤都见到洒落了些。

    小海子吓得一激灵,赶忙站直了身子。

    姑奶奶,您可是来劝陛下的,怎么还把自己给气着了?

    “如此大事,当地官员就不作为?”

    解雪晴一动怒,身上那股杀伐之气瞬间溢出,这让赵麒仿佛又看到了当初在战场上拼死杀敌的将领。

    “管了,可效果不过平平,那宛江城短短两年就换了三任守将,死亡率之高让朝中大臣一个个都望而却步,这不,这封折子递上来,就是最后一任守将写的,他才任职不过三月,家中妻儿老小便离奇死了,他因此大受打击,投河自尽,幸亏被人及时救下才保住条命,经人开解,他不得已给朕写了这道折子。”

    信中所讲,便是海匪在宛江城的为非作歹之事。

    他希望朝廷能派人剿灭海匪,还大乾于太平。

    “我原以为北魏蛮子虎视眈眈,没想到这海匪更是猖獗,如今甚至都到了燃眉之急的地步,此事关乎国本,陛下一定不能手下留情。”

    解雪晴恨恨地攥紧拳头,一脸不甘。

    “朕也没想到他们竟猖狂屠村,他们抢财夺粮,这些可都是百姓辛苦积攒、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之物,可他们却不管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种种恶行,天理难容,朕绝不姑息!”

    赵麒心中怒火几乎要喷薄出胸腔,“去,请薛武过来。”

    薛武在来时就听小海子说了前因后果,心中既愤怒又悲痛。

    一进来,他就跪地请缨,满脸坚毅更果决。

    “陛下,臣愿领兵,前往宛江城,不退海匪终不回。”

    赵麒看着信件中内容,一字不落的读了出来。

    “海匪之患,首在乱民。”

    “于平民百姓而言:他们打砸房屋,放火烧田,百姓没了家又没了生存的田地,海匪的存在不仅伤民之血肉,更损国之根基。”

    “海上商路一年能为国家带来多少税收?可就是因为这群老鼠屎,屡次劫持商船,致使大乾与别国的海外贸易近乎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