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就会厚此薄彼,让人河南百姓心生不满。
崇祯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民心将丢的一干二净。
同意就没事了?
非也!
麻烦事在后边。
后天其他各省都用这个理由,朝廷怎么办?
征收实物有利有弊,根据明朝当时国情看,弊大于利。
首先运输困难,运输成本高,过程中损耗大。
为了运粮,各地不得不征发徭役,劳民伤财。
其次会给地方官作弊的机会。
古代粮食用体积作为计量单位,而非重量。
同样的米,在百姓的米筐里是两石,到了征粮官的米筐了这里变成了一石半。
百姓只能再多掏多半石的钱。
可见弊端之大。
改为征收银子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最关键的一点,征收银子会让强迫百姓参与经济活动,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
思考再三后,崇祯缓缓摇头:“不准,此乃国策,岂能轻易更改?让吕大器自己去想办法。”
“可是陛下...”范景文还想再劝。
崇祯重重地咳嗽一声:“不准就是不准,休要再议。”
范景文叹了口气,无奈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