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卷感慨:这时代的人上学真的很难,不是每个村都有学校,通常只有比较大的村子才会有一所私塾。
“我们这倒是有个花卷小学堂,可惜就一个秀才,只能教教认字。“
花笙睁大双眼:“哪里的私塾都是教认字启蒙呀,可不能指望他去考状元。”
花卷对小学堂的秀才了解不多,平时看着挺呆的,有时候听别人说起他,也是说他天天就在念书,帐篷都很少出。
连吃饭都是几个学生家长轮流送过去。
也不知道他水平如何。
花卷对花笙说:“那就先去那边私塾问问,好的话就买个牛车,过去也方便。不行就回来在我们的小学堂念。”
花笙点点头,默默记下花卷的话,回家再转述给爷爷。
日子忙忙碌碌,充实得很。
这天,花笙的小弟果然带了一篓螺蛳过来。
个头还不小,看样子能炒七八盘呢。
花卷开心地收下,给了小弟三十文钱。
小弟也挺腼腆,接过钱话也不敢多说一句,崩了两个字“谢谢”然后迅速跑走了。
花卷拿进厨房,开始处理螺蛳。
她将篓子倒扣在水盆里,加香油和盐把螺蛳泡好,让它们吐沙。
结果从螺蛳里跳出不少小河虾。
这真是意外之喜,花笙帮忙把小虾捡到一边,差不多能够一盘的量,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精力十足,花笙只能找来一个盖子盖上。
“正好做个醉虾!”
醉虾吃的就是一个新鲜,可不能用死虾做,蹦跶得越欢快越好。
花卷先将河虾用清水抓个两三遍,洗干净泥沙,然后沥干水分开始灌醉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