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甚至还亲自跟着去了漠北几次,就是为了拦截那些被当成私奴抓走的人。反正这种黑吃黑的事情,只要不事发,谁也说不出来个什么。
后来前任县令倒了,再后来二皇子都被调走了。那些奴隶的事情,算是都被他包在了纸里。本来一开始钱多的想法,是跟他们兄弟几个将人全部运到偏远的山区,只要转移到那个地方,那么就算脸上带着烙印也能好好的活下去。
可等后来隆安县来了个不得了的叶县令,就让钱多的脑子更活了几分。先是那楚管家不在乎那些人脸上是否有烙印,几十上百的买回去干活。是真的干活,还有工钱拿的那种。随着那楚管家开的店铺越来越多,弄的作坊也越来越多,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就让钱多不由得又多想了一些。
只要慢慢的让那些人能在县城这种地方光明正大的干活,岂不是比去偏远的山区更好一些。
万一以后叶县令心情一好,允许那些人可以自赎自身呢。脸上的烙印其实并不大,要是可以自赎自身再吃上一回苦直接躺平了那个烙印,不就又能变成良民了?
那些人里面有他认识的人,有他曾经的同村人,甚至还有几个远方的亲戚。到偏远山区当流民和可能有办法恢复身份这两个选择,钱多想选后者。
更何况钱多将事情和那些人说明白之后,大家也都愿意留在县城。
钱多毕竟也只是个普通人,就算有点本事,也只是个没有官身的普通人。所以这几年虽然很努力的想要救人,牙行这边的奴隶和被他黑吃黑救回来的人数总共还是没超过两千人。其余大部分人,早就已经不知道被卖到什么地方了。
日子一天天过着,那楚管家那边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整个隆安县的风气也在慢慢变好,大家都能看得出来这个叶县令是愿意为百姓做点实事的。
就在钱多以为日子就要这么和顺的过下去的时候,隆安县县城来了一批陌生人。
身为隆安县地下的人力管事头子,钱多对于这些事情还是很敏感的。更何况,那些人转弯抹角打听的,都是当初二皇子弄出来的那些奴隶的落脚处,还言明了是要寻亲。
这些话也就是骗骗无知的小儿了,钱多这种心眼儿多的人,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对。
二皇子那些人也不是傻的,当初抓人的时候大部分抓的都是没亲族的孤儿或者快要绝户的人家,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再说了,都是在偏僻的都快穷成鬼的地方抓的人,怎么可能会有说着一口京片子的有钱人家亲戚。
钱多没敢大意,连忙将这个消息传给了楚凌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