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秋时,州牧府中,分文武两列正在商量要事。
“如今首要任务,应当是收揽人心,囤积粮草,打好基础。正是多事之秋,操认为.........”
曹操站在上首,正非常投入地说着什么。姜珩站在荀彧的后面,目光停留在好友脑后散出来了几丝发丝上面,根本不注意自家主公在上面说着什么。
曹操的目光似有所察地扫过这边,看见的是荀彧专心聆听的模样,心中赞赏。
“报——"
众人纷纷侧目,曹操被打断说话,颇为不喜。
“何事?速速说来!”
“禀州牧........”那小卒犹豫片刻,应当是什么私密或者极其重要的事情,在曹操的眼神授意下走上前去,与曹操耳语几声。曹操面色几度变幻,最终脸色涨红,暴怒到了极点。
“陶谦小儿,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正在开小差的姜珩被犹如惊天炸雷的声音吸引上来,抬头看见曹操难看至极的脸色。此时堂中寂静,鸦雀无声,弥漫着一种可怕的沉默。
众人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结果主公一个眼神也没来得及给他们一众人,然后便甩袖快步离开。
众人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在知道曹操让他们自行离开的意思之后,相继离开。
姜珩凑前去,略略俯头,低声问着身边的人,“发生何事了?”
荀彧面色凝重,却也是对他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姜珩与荀彧走出州牧府上,就听见戏志才的声音渐渐接近,“文若,清和,暂且留步!”
戏志才在散会之后不知踪影,俩人只以为他已经回去,不曾想这才从府中出来。
“我等不能走!”戏志才说道。
“这么说来,志才可知主公为何如此怒不可遏?”荀彧低声问道。
戏志才神情严肃,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主公的父亲在从徐州赶往兖州的路上被杀害。听说,杀人者乃是陶谦的部下张闿。”
姜珩的思绪顿时飘到了史书上记载的一些关于曹嵩死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