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素道:“不妨听一听颉利开出什么条件也好。”
不久后一名突厥使者前来,满脸恭敬地李重九道:“尊贵的陛下,草原上的可汗,托我向你带来问候。”
李重九道:“谢了,颉利这时候派你前来有何用意?”
这名突厥使者道:“颉利可汗,听闻陛下大军亲至铁山之下,要与我军交战,可汗,想到两边数十万大军拼死,无论谁胜谁负势必都是一场杀戮。所以可汗派我来,看看是否有其他化解干戈的途径。”
李重九道:“颉利这时候倒是想起,两边生灵涂炭了,但是不知颉利破坏盟约,侵入大赵,攻我幽京,毁我临朔宫,杀我百姓子民的时候,他可曾想多做杀戮之事了。”
这名突厥使者听李重九这番疾言厉色的说辞,当下拱手道:“之前攻打大赵,乃是可汗以为赵国支持突利可汗,与我突厥为难。后来才知道,这其中是一场误会,都是由奸臣赵德言在其中挑拨的缘故。可汗已是明白,对过去做错之事,不胜懊悔。若是陛下愿意两家罢兵,我们可汗愿意将赵德言交出,任凭可汗处置。”
这突厥使者这么说,众将都是露出鄙夷的神情。
颉利的宗法,显然是拿赵德言当作替罪羊,用他来熄灭赵国的怒火。赵德言为突厥三代可汗出谋划策这么久,有这个下场却是实在不值得。
李重九道:“贵可汗,也真会开脱,以为赵德言一人之死,就可以抵事了。”
这突厥使者道:“当然不是如此,若是陛下真有意和谈,我们可以坐下慢慢商量,有任何条件尽管开出就是了。如之前劫掠怀荒镇,幽京的损失,我们突厥都可以十倍赔偿。”
李重九哼了一声道:“现在才知道悔改,不觉得太迟了吗?朕大军还未出幽京时,还未翻越阴山时,你们颉利可汗在干什么,现在兵临城下了,颉利可汗倒是懂得悔改,但是已是太迟了。”
“突厥残兵兵困铁山,已是穷途末路了,朕率二十万大军来此,就是要一战灭之。告诉颉利,拉满弓的箭,若收回去,会伤了持箭的主人,这一战朕是非打不可,他若是识相,就举国投降,朕饶他一条性命,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走!”
突厥使者被李重九叱后,当下只能狼狈离去,返回了突厥汗庭禀告颉利。
颉利听了使者的禀告后,仰天长叹一声,然后对赵德言说道:“看来求和之路,并不可行,李重九是铁了心的,要将我们突厥灭亡在这里了。赵德言你说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我们突厥,我都愿意听从?”
赵德言垂下头,之前将自己献出当替罪羊,让李重九杀了自己的计谋,是赵德言自己向颉利建议的。眼下李重九拒绝了颉利的提议,赵德言暂时无恙,反而因此大获颉利的信任。
赵德言心底盘算着,但是这时候确实也没有对策,只能摊手道:“可汗,李重九即是不给我们留活路,我们也只有拼了。”
颉利闻言摇了摇头道:“难了,阿史那模末投降李重九后,他的弟弟阿史那社尔,也是起了反心,他身为拓设,手中也有三万余部众,现在他出发渡过大漠,往于都斤山去了。”
赵德言摇了摇头,心想自己都能背叛汉人投效胡人,那么这阿史那模末,阿史那社尔兄弟二人,又为什么不能背叛突厥人,而投靠赵人。
这阿史那社尔的牙庭本就在碛北,统帅回纥、同罗诸部,他担任拓设后数年不向麾下各族征税,别人问他为什么。阿史那社尔回答说,部落富裕,我便满足了,要征税何用。
因此漠北诸部首领因此对他非常爱戴,可是颉利清楚这是阿史那社尔收买人心的手段。阿史那模末,阿史那社尔两兄弟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比一个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