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全诗之中,她其实最喜欢开篇的这两句。江水奔流到何处,春江月明为天下诸人共赏。
尤其适合她这样心中有所挂念的人。
观若心中想着晏既,又无人听琴,指尖渐渐就乱了,弹错了几个音。
她索性也将错就错,越性一气乱弹起来。
忽而见墙外有人高声语,“开头还可见春江明月,怎么到了中间错了几个音,便越发错下去。”
那人一面说,一面推开了院门,朝着院中走,“十一娘,你……”
他看清了在院中抚琴的人是观若,脚步和话音都骤然间停下。
又是崔晔。
若不是知道他是萧翾的面首,他们遇见的太频繁,观若几乎要以为他和裴俶一样痴缠于她。
观若站起来,低头致意,“崔郎君,又见面了。”
“曲有误,周郎顾。”周郎早已经作了古,如今她弹错了音,是崔郎来了。
在进入院墙之前,他的声音分明还是充满朝气的,他应当是和他口中的那个人很熟稔。
可他此刻站在观若面前,立刻便低下了头,春生面靥,颊飞红霞。
观若在心中暗忖,简直要比女子还知羞些。
崔晔低声道:“不知道是殷娘子在此处,是我唐突了殷娘子。”
观若礼貌地笑了笑,一时间又想起来他低着头也看不见,便道:“崔郎君到此处来找十一娘,不知道十一娘又是谁?”
“我听江琴师说此处没有主人,因此才到此处过来习琴的。”
说了两句话,崔晔的情绪稍稍好了一些,同观若解释道:“十一是江琴师在她族中的排行,崔家与江家是世代旧识,其实我与她是平辈。”
江家和崔家应该都只是梁朝的普通家族,观若并没有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