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学习的快,悟性高,出师早,也很少有年纪低于三十岁的青年外派记者,基本上三十多就算是年轻的记者了。
妖孽不是说没有,只是说太少了,尤其是在规矩最多的央电。
既然人家什么都了解清楚了,陈大力索性也不嫌麻烦了,直接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他们的‘传奇’经历。
中间还夹杂着大量或明或暗说他回村和发小创业,村子特色旅游正刚刚起步,希望大家能来游玩的广告。
苏记者没有打断陈大力的讲述,只是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引导一下方向,每次都及时的把想要跑题的话题再拉回来。
兄弟三个看到对方这一手聊天的技术,一直没有离开对方想要知道的范围,还仔细聆听,不时点头或者认同两句。
而且在不知不觉间就引导着整个进程的进行,插话时不会有任何的唐突,如让人觉得这次聊天十分舒服,如沐春风。
难怪人家能是央电的记者,没有点看家本领真本事,怎么可能被派出来。
陈大力讲述完,苏记者让他稍微喝口水休息休息等她一下,就到一边,和搭档摄像大哥一起讨论刚才交流的话题,应该是为拍摄做准备。
果不其然,只是几分钟的功夫,两个人就讨论完了,苏晴也跟陈大力他们说明希望可以进行拍摄的采访。
记者拍摄采访不是说上来直接就开拍,要提前和被采访者说一下问题,让对方说一说回答的内容,有不合适的地方再进行调整,就是提前彩排一下,对一下稿子。
有些采访甚至还会派记者提前去进行踩点或者沟通安排,比如一些暗访,或者是采访领导下基层视察工作之类的。
提的几个问题都在关键的点上,还有关于陈大力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的方面。
不管对方是出于不让陈大力跟刚才讲述时候一样没事就在话题里加一些自己的私料还是真的想要问这些问题。
整个采访的提问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哪方面都照顾到了。
三个人轮流进行了一些提问的采访拍摄,然后苏晴表示十分感谢和配合之后,带着摄像大哥直接采访考古队伍去了,顺便拍摄一些发掘的画面。
看到对方直到最后都十分的客气和煦,再对比省台小刘当初用完就跑,拿了台里奖金就没影,再次感叹果然是央电的记者。
人都走了,陈大力也不会再围着他们转悠。
他直到央电来采访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但是开始的时候把苏晴打发给村长,实在是因为周围从镇领导到县领导把人围了一大圈。
陈大力实在是不想和这些领导混在一起,显得太势利不说,人领导可能心里也不待见他们,看不起他们几个普通老百姓舔着脸混在他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