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父自去年冬天,便身子一直不适。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每个冬天都是一道生死关。黄明远之前每旬都往邹山🏐送信,询问大⛱🞊父的病情,也总是说要回家探望大父,可自去年九月、十月的🕭🌶洪灾起,黄明远本人如同一台机器一般连轴转,哪里能挤出这个时间。
黄明远每每还心存🀼🂆🌡侥幸,总觉得大父虽然年纪大了,但之前毕竟身子骨康健,等到自己空下🏟闲来再回邹山也是晚不了的。可今日噩耗传来,黄明远才真正感受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含义。
很快,黄府上下便是一片缟素。
黄明远又让陆贞给自己上了一🆫道守孝的奏疏,并向朝廷报信🂱。
此时黄明远也顾不得东征高🝵句丽的事情。自🂪己父亲早丧,自己作为承重🔨孙,要代替父亲来为祖父尽孝。
嫡长子先亡,丧事由嫡长子的🆫嫡长子,即嫡长孙主办,这个嫡🚢🕄长孙就叫承重孙,是承担主丧重🜅任的意思,地位比其余叔叔还要高。在北方农村发丧时是要由承重孙摔盆的。
俗话说:“孙不藏爷”,如果父⛳🞝母在世,孙子没有必要守重孝。即使父亲去世,孙子也只需要为祖父母守孝一年。唯有黄♟明远这种承重孙,要实实在在的代替父亲守孝二十七个月。
而且🙝🚄这种场合,也得需要黄明远前往邹山主持丧事。
消息送到皇宫,杨广也吃了一惊。黄胤之是杨广的老师,不是那种挂名老师,而是真正实实在在教授过杨广兄弟。对于这个老师,杨广素来敬重的很。虽然大业之🈙后,黄胤之回到邹山教书,不在朝中任职,但每年的三节两寿的贺礼,⛢杨广从来没有误过,每每提及老师,也必然恭恭敬敬。
黄胤之去世,杨广也极为哀痛🆫,潸然欲下,追及儿时在黄胤之身边求学之事,更是伤痛莫名。
杨广乃下诏,追封黄胤之为太傅,开府仪🀳同三司,鲁郡、琅琊、齐郡、彭城、东郡、东平、济北、济阴、北海、高密十郡太守,卫公,谥号文🏚贞。并赐☋给黄家载丧的鍂车,执斑剑的仪仗四十人,以及鍂车前后的仪仗队和乐队,还赐给谷子小麦五千石、织物五千段,派鸿胪卿专门监督办理丧事,并且下诏书表示哀悼。
杨广本人为表示哀痛,又下令废朝三日,🀳命燕王杨倓代他前往🚢🕄邹🗈🙪🍉山致祭。
以黄胤之的身份、功绩,太傅与十郡太守的追封的确太高,上一个享受这种规格待遇的还是杨素,实与其之前的🏐官职、地位不符。不过谁让人家有一个好孙子,天子爱屋及乌,谁又能说什么。
第二日一早,黄明远便带着全家返回邹山。
在众🙝🚄人看来,大战在即,黄明远是作为主帅的不二人选,势必是要夺情的,《周书·王谦传》便记载:“朝议以谦父殒身行阵,特加殊宠,乃授谦柱🍱国大将军。以情礼未终,固辞不拜,高祖手诏夺情,袭爵庸公。”
但出乎众人所料,黄明远就这么不声不哈地走了,而天子也没有夺情挽留,不少人猜测难道🏟二人又闹僵了。
只有裴矩、虞世基等杨广的心腹才知道,天子不想让黄明远挂帅,又没有什么好的理由,正为难呢。这次黄胤之的去世简直是天赐良机,能够名正言顺地🖇🐟夺去🜡🃮黄明远的权利,杨广又怎么会费力不讨好地去使黄明远夺情呢?
黄明远⛟🛪🟋也知道杨广的🖅🐏心思,事已至此,真的不是自🞇己人力所能扭转的。
黄明远还不甘心,到了荥阳,又上书杨广,请求以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为统帅,通领大军征讨高句丽。
自己虽然与宇文述不和,但宇文述怎么说也是一代名将,东征西讨多年🔨,至少军事水平比杨广要高出一筹。为了能保住东征大军,黄明远也只好选择资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