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这才是求学者的姿态~~~
对面的邹🝮🎡💤衍和鲁仲连,在方才就看到了起身的赵诗雨,🙈🈘⚍只是不知道这位才女的目标是谁,便静坐观⚓看。
如今赵诗雨点名了想请教邹衍,且话里行间都捧了邹衍一番,🇾🞎邹衍对此自然是连连点头,笑着出声应允:“诗雨小姐言重!我等论学,本就是相互学习。况且以小姐之才,又何来得赐教之说呢!”
“先生过谦了!”对此,赵诗雨表现得很是坦诚,没有再闲扯,而是直接进入了主题:“诗雨先前有看⛝到过先生的五德之说,先生之言论是指,国之兴亡遵从五德兴衰之理!只是,又如何得知各国之德属呢?”
“五德终始之论,是衍纵观阴阳五行变化、相生相灭之道,从而得出的理论。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金木水火土五德之循环变化,亦遵循此中之理!”
“五德之初☸,即为黄帝!‘黄’为土德之瑞!故黄帝为土德之身!直至启。启代自身,辟夏朝,五德之相克为‘木克土’,故夏为木德!如此,金克于木,而商灭夏,故商为金德!火克金,武王伐⚐🐤🁷纣灭商,周德即为火!”对于赵诗雨的提问,邹衍将自己的学说理论一一道来,以作解答。
五德终始之说,是邹衍看列国君王骄奢淫恶,不思国政,不体🇾🞎恤民苦,这才根据自身感悟,提出了国有五德,相生相克的衰亡之理!
邹衍的本意是为了警醒当权者,要修德举贤、治国爱民。不过这一理论一出,却为后🙕世王权更迭,提供了理论依据!🚶🗹☽
“依先生之言,五德之更🝑🝑替当中,仅剩‘水’德未现,是否水德会相克于火德?”这话,赵诗雨有些僭越了。虽说没有言明亡周之意,但是却有那么些味道。
不过战国时代,言😧论自由,且各大诸侯国相互征伐,周天子也无力管辖。况且这是在论辩学术,即⚓便赵诗雨此话有些擦边,也没人站出来挑明。
而赵诗雨此言一出,一旁的🎆🎵🕚嬴政眼中一亮,似乎有些所得。
“五🃜😥行之相克相生,不光在于天生的桎梏,也在于后天之运作。火德不消,水德不出,🕝那样即便是火德衰弱,也照样不会被取缔!”赵诗雨的话里之意,邹衍是知道的,随即也未言明,只是说🄈出了可能性,并未着实答复。
“先生之论高深之至,诗雨受教。”赵诗雨懂得见好就收,既🇾🞎然已经点明了嬴政,那也便不在🁺🕃此⛠🛴♃深究。况且,赵诗雨的本来目标就不在这五德之说上!
“先生,诗雨🃏🖱🖝还有一问!”赵诗雨复又说道:“先生的另一学说‘大九州说’,诗雨心中有疑。”
“小姐但🝮🎡💤讲无妨!”见赵诗雨还有疑问,邹衍便没有回座,继续等着回答赵诗雨的困惑。
“以🃜😥先生之学所讲,‘禹🝑贡’中所讲的九州,仅仅只是华夏之地的九州,而非周天之下的九州。那如何可得知华夏之外的九州,处于何地?”赵诗雨一脸“认真”的问道。
听到赵诗雨的问题,邹衍回道:“儒者所谓华夏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华夏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华夏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邹衍的大九州学说,是邹衍依据阴阳五行说,从时空间来推演,以东南西北“四极”来对应春夏秋冬“四时”,用八卦九宫之数来排列成九🂠🐊♱州,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大九州说,☸是华夏历史上首次提出“海外之地”⛁🗞🜲的学说。
在邹衍之前,人们只知华夏九州之地,对于海外有什么,却是不可得知。而邹衍则认为:华夏之地,仅仅只是天下九🚶🗹☽州之一,而在海外,还有更为广阔的世界,未被世人发现!邹衍的“大九州🄈🄈学说”在战国时代确实是惊世骇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