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文学>奇幻玄幻>7Y7Y玛雅图霸天下 > 第一十二章 无人城市
    炎热的午后,知了在院子里聒噪不停,丫鬟下人因为被骂的太凶,都远远地避开书房,生怕打搅了正在做文章🎎🏺的杨廷麟。

    书房里,废纸团扔的满地都是,杨廷麟坐在窗前呆呆发愣,手里的羊毫小楷墨汁已干,笔尖甚至分出了几丝细细的枝杈,面前的稿纸上仍是🆰一片空白。他当🁀🂮年是与黄道周齐名的“三翰林”,给崇祯讲读经史的御前经筵,一向以文思敏捷而著称,这些年来各种各样的文章不知道写过几千篇,都没有像今天这样作难……才高八斗的杨阁老🖒💀,卡文了。

    而且卡得非常严重,比女人生孩子都难。

    再难也要写,这些天来,他已经连着写了四篇文章,和支持武勋集团的人进行📍🙦论战……作为尽职尽责的内阁大佬,作为身负重任的钦差大臣,杨廷麟虽然已经上本引咎辞职,但在隆武帝的旨意下来之前,仍然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也必须要站好这班岗!

    如今正是群魔乱舞📧,四面楚歌的时候,舆论完全倒向了武勋一方,个别人站出来唱几句反调,立刻🞻🙙就会遭到各种围攻和谩骂,以往的履历和个人都会被扒开当做攻击目标……文官们作为亡国之臣,谁也不敢说自己在崇祯朝、弘光朝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对大明亡国没有任何责任,在明枪暗箭之下√难免身败名裂,或者遍体鳞伤,为了保护汤来贺和万元吉等人,保护站在朝廷一边的忠良之臣,杨廷麟毅然决然的挺身而出。担⛿起了反击武勋的重任。

    虽然定下全面退让的策略,准备和汪克凡妥协。但是对方步步紧逼,已经威胁到“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根本。文官集团也不能🌚束手待毙,总让隆武帝那篇祝文被当做靶子批,也不是🊀臣子之道。该吵还得吵,该辩还得辩,放弃进攻是为了集中全力防守,对文官制度的质疑要坚决予以反🜰🅰🊋击,这场笔墨官司还要打下去……从长远考虑,汤来贺等人还要留下有用之身,和汪克凡一党长期周旋。此刻贸然出头会被那些宵小之徒恣意抹黑,杨廷麟却已有激流勇退之意,在私德和大节上也没有任何污点,一向洁身自好,以文天祥为榜样矢志抗清,就义不容辞地拿起笔来,与气势汹汹的舆论大潮进行论战。

    没想到👘🉈🅗的是,有人竟然翻出崇祯十一年巨鹿之战的往事,把卢象升兵败殉国的责任扣在他的头上。杨廷麟平生最爱惜自己的名声,被如此颠倒黑白的污蔑,心中充满了悲愤,斗志反而更加昂扬。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道义在我手中,俯仰无愧天地🈚⚡,无论汪克凡一党有多么猖獗。🛊🚰🗂也要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杨廷麟手中的枯笔突🎔🐳然落下。笔走龙蛇,刷刷刷写了起来。

    “提督总揽数省军务机宜。乃国之大柄,不可轻授,更🇹🝟🌙不可改为常制。北伐大计亦当由朝廷统筹谋划,并听陛下裁行,在江南三省单设一北伐♧🊰🔁提督,绝非善策……📰🞢”

    刚写了两句,又卡住了。

    这篇文章,实在太难做。

    论战文章讲究有理有据,现在形势这么复杂,真正下笔的时候是不能带着气的,静下心来仔细揣摩,这里面的分寸实在难以把握,既要坚决反击那些宵小之徒,又不能过于强硬把矛头直接指向汪克凡,以免惹恼了他,发起更加激烈的军事行动……杨廷麟🀶这些天一共写了四篇文章,虽然心里有气,文章却写的小心翼翼,唯恐一句话说错了就会授人以柄。

    越是压力巨大,越不能🚽😷轻易后退,否则对方就会得寸进尺,杨廷麟和汤来贺、万元吉原本已经商定,在得到隆武帝授意之前,都要坚决反对设立北伐提督,不能表现出任何的犹豫和松动,可是随着形势的🗛🜔不断恶化,已经有点撑不住了。

    从金声桓问责☰福建战场开始,到钱谦益论述以文制武的弊端,然后顺势提出设立北伐总督,重开大都督府,质疑现有的文官制度,甚至建议撤♧🊰🔁销内阁……在这场影响巨大的激烈论战中,武勋集团层层发力,步步紧逼,节奏把握得非常精确,优势稳步扩大,以金声桓为代表的中间派转为支持汪克凡,墙头草随即纷纷倒戈,文官士绅集团的内部也分崩离析,🛏不断出现反水的叛徒,舆论呈现一边倒的情况。

    这背后,明显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着一切,如果说没有幕后主使,全都是钱谦益等人的自发行为,杨廷麟打死也不信。汪克凡在政治斗争里用上兵法了,而且还使用武力破坏游戏规则,一手拿着笔杆子,一手拿着笔杆子,大有“你不答应我就硬抢”的架势,已经👉🆾🕈牢牢地掌握了主动权,没人再怀疑江南三省已是他的囊中之物,现在还硬撑着反对设立北伐提督,就是自欺👂🅾🌋欺人的逃避现实了。

    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如果现在是文官集👿🎧📝团占上风的话,肯定也会不断施加压力,以求尽量打击对手,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汪克凡如果不满足于北伐提督,而是真的想重开大都督府,甚至取消内阁,那又该如何是好?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杨廷麟下意识的喃喃自语,权衡着利弊得失。在这次危机中,隆武帝那边的表现很奇怪,很迟钝,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消息传来,江南这边的形势却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快平息风波,局面将无法🊝收拾。

    他把稿纸上的最后一句“绝非🖇🐠善策”拉掉,改为“在江南三省单设一🎢北伐总督,还🚫🖒💆须从长计议,多方商榷。”

    放下羊毫,杨廷麟端起茶杯。咕咚咚一口气灌进喉咙,还是觉得浑身🎢燥热难当。他在前几篇文章中都非常坚决地反对设立北伐总督。现在却要“多方商榷”,明显的松了口风。等于是自己打了自己一个耳光,脸上举得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