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大人还跟从前一样爱民。嗯,我也不是毫无准备,大势在此,梁王若还保有从前的才智⛗🚤🕓,哪怕只剩六七分,也有可♼🍯能退兵,🐞🁁🂴礼送两王回邺城。”
“大势如何?”费昞追问道。
“大势就是费大人刚刚说过的那些。”
“哪些?”费昞不明所以,又有些恼怒。
“邺城专心拉拢淮州,盛家满意之🍛后,自会召回淮州将士,梁王麾下兵少🍩,也不敢来攻邺城。”
“你的意思是说,让梁💪🔭王以为盛家已被收买,然后劝其知难而退?”
“这是对梁⚠💵王不利的大势🎽🖤🔢,如何使用,还要见⚹🖓💍机行事。”
“对梁王有利的大势又是什么?”
“淮州盛家很可能不会被邺城拉拢过去。冀州大军被阻隔在秦州,存亡🅩难料,邺城已是待宰羔羊,自保尚难,🄦⛙所谓收买,无非是些空言许诺,盛家未必接受。邺城实力骤弱,偏偏在这个时候又推出一位皇帝,诸州之雄心中不喜,梁王此时发兵,正好顺应众意。”
费昞瞪眼道:“据说是你力劝新帝早日登基,难不成真如🙛寇道孤所言,你包藏祸心?”
徐础摇头笑道:“有利必有弊,福祸总相倚,费大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抢先称帝当然有好处,尤其是现在,再晚一些,必有他人在别处另立张氏子孙,邺城怎么办?再想办法除掉?称🔇⚅帝有利有弊,全看邺城如何利用。同样道理,梁王攻邺,也是有利有弊,要看梁王做得怎样。做得好,梁王由弱变强,可与群雄并立,做得不好,梁王空为他人做嫁衣,得不到寸土,反会成为下一个受到觊觎的目标。😐🀦”
费昞终于♆🆇🍘醒悟,“万事皆有利有弊,所谓劝说,无非就是根据己意,让对方多看到利🚀,或是多看到弊。”
徐础点头。
费昞摇头,“这是纵横家的路数,一会说东,一会说西,各有道理,各有隐瞒。唉,纵横一出,天下必乱,果然不错。♼🍯”
“天下一乱,纵横必出。”徐础道。
“我争不过你,也不与你争。无论怎样,你至少心里有数,我也可以稍稍放心。🀹🁩🈙我不管大势如何,不问利弊所在,朝廷在邺城,必须保住。”
“费🆘大人从来不关心😾🕭江东的皇帝是如何驾崩的?”⛽☔
费昞又一瞪眼,“我若关心‘如何驾🈦🀣崩’,第一个先要杀你。”
徐础笑着告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弊”判断,不用别人劝说,自己就懂得抑📲彼♑🇬扬此,以求心安理得。